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20:00
【摘要】: 国内外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社区参与乡村旅游问题亟待解决。 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乡村社区的发展,减少旅游给乡村社区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乡村社区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但由于乡村社区居民自身条件限制、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及有关制度不完善等条件的制约,造成乡村社区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参与旅游活动内容少、参与素质低、参与收益分配有限等现状。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要建立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制定有效可行的参与原则、分析不同参与主体的地位、职能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四大机制、分析不同乡村旅游类型要应用不同的发展模式,从而采取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保证乡村社区居民的优先就业、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引导等措施,实现乡村社区居民获利于旅游业的最终发展目标。 本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对研究中涉及到的社区、乡村社区、乡村旅游、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对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主要从政府、乡村社区、旅游业等角度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优势主要有资源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制约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第五部分对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参与现状主要表现在参与旅游活动内容少、参与素质低、参与现状不完善和参与的负面影响这几个方面。第六部分是通过引用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案例,借鉴有关经验。第七部分是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构建,主要包括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乡村社区各参与主体的地位和职能、乡村旅游开发各参与主体的关系、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和乡村旅游类型及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不同模式。第八部分是实现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第九部分是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荣武;试论农民负担“减而不轻”的深层原因与对策[J];晋阳学刊;1995年05期

2 程美芳;;乡村社区“共同体”的解构与重构[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3 冯健,张小林;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4 李仁贵,张健生;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经济评论;1996年03期

5 邓大才;试论乡村过度负债的根源和转嫁方式[J];科技导报;2000年07期

6 张巨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调查报告——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黑沟村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11期

7 柴洪辉;晋洪涛;;乡村社区公共产品自主决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8 李玉新;石云霞;;乡村旅游区域合作机制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9 黄大金;;乡村社区化治理的基本路径[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殷蕾;;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问题浅析——基于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庭瑜;;乡村社区永续发展指标的建构[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郎晓波;;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社区整合机制探索——基于对浙江省F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实证调查[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正兰;;政府社会管理: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4 ;让整脊诊疗技术走进乡村社区[A];第四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鸿祥;;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6 ;加强与台湾农经界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京郊农经发展[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7 萧骏;;县级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8 彭大鹏;;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9 罗玉t

本文编号:2750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50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