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12 19:25
【摘要】:旅游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诸要素中属于自然资源与历史基础要素,具有“资源”的共性,但又有区别于其他资源,即对旅游者特殊的吸引性。旅游资源开发就是通过适当方式,把旅游资源塑造成旅游吸引物,以实现旅游活动的技术经济过程。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资源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具有消费性和休闲性的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旅游消费越旺盛。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年收入达到500—800美元,旅游需求就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旅游开始进入大众消费时代。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旅游消费又可以扩大第一、二产业市场,为其他服务行业开辟领域、带动商机。旅游行业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城市建设等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旅游业具有显著的关联带动效应。 四川是集总量丰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一批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蕴涵极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现有举世闻名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4处世界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1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国家地质公园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总体上看,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四川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2.7;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中平,黄巧;十万大山旅游环境现状及资源开发建议[J];广西地质;2002年01期

2 王天军,张晓伦;民族体育旅游[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巴兆祥;试论民俗旅游[J];旅游科学;1999年02期

4 俞晟;都市旅游的生态准则[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5 王俊红;中国旅游发展述略[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旅游物语[J];广告人;2005年07期

7 孙根年;我国6大境外客源市场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8 杨然;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市的经济和文化[J];东南亚纵横;2000年S2期

9 张安,李莉,万绪才;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黄羊山;游憩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枫;;浅谈中国航标展馆的资源开发[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海生;周永章;赵行旺;;不确定条件下的资源开发[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晶晶;卢先明;;四川成都崇州、大邑乌梅的资源开发[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袁生馨;;青海省绒山羊资源开发与对策[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5 成升魁;苏筠;;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消除贫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周兴国;;充分利用广西四大农产品资源开发木薯酒精产业[A];2003年广西专家论坛·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专题调研报告[C];2003年

7 曾从盛;;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陈祖传;;西部气资源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战术问题——真地表成像技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曹应强;门启均;;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浅论二次人才资源开发问题[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贺天林;;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危害及治理办法——榆林市资源开发对环境危害的调查与思考[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楚雄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 夜礼斌;加快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促进彝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5年

2 白永秀 岳利萍;资源共享机制初探[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木公;善待地方资源[N];中国财经报;2006年

4 李斌 王慧斌;10亿元优惠增强青海资源开发后劲[N];中国税务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侯宪台;加速企业转型 开拓国际市场[N];中国冶金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章国保;促进我省有色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N];光华时报;2007年

7 孙秀艳;给资源开发戴上“紧箍咒”[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侯宪台;华冶:转型资源开发[N];中国冶金报;2008年

9 记者 孙文祥;新疆冀望告别“富饶的贫困”[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秦宗道;紫阳富硒资源开发驶入快车道[N];安康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母涛;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4 欧阳高奇;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黄宇驰;基于资源基础论的区域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沈鹏;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7 陈跃;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陈国銮;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岩;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何苑;西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明勇;佛教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对环境影响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东亮;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D];东北大学;2005年

3 贾金萍;大港油田资源开发与河北地方经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晶;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5 曹颖;我国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频庚;公安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格日乐图;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付相静;中学英语教师的资源意识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巍;中国牡丹文化的综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李烨;庐山地区资源开发的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52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52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d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