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07:43
【摘要】: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未来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和潜力最大的区域是沿海地区,沿海旅游将成为未来世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沿海旅游经济也因此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沿海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将为沿海旅游经济乃至整个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 地学旅游资源,尤其是沿海地学旅游资源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探险猎奇、观光揽胜、休闲度假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具有其它资源无可比拟的经济开发价值。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学旅游资源的各项独特功能,挖掘其资源潜力,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创建形式多样的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模式,在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服务。 秦皇岛位于渤海之滨,沿海地学旅游资源丰富,为河北省甚至全国沿海旅游业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但是,目前秦皇岛在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上,科学规划管理欠缺、资源整合度不够、经营模式简单、旅游形式单调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秦皇岛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中,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首当其冲,不仅要寻求科学有效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方法,还要探讨统筹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效益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对于打造秦皇岛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以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秦皇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河北省908专项“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课题为依托,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将实地调查和数据调访相结合,系统研究了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及空间分布结构,通过开发利用现状的客观分析,发掘其资源潜力,提出了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通过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研究,以各类地质地貌景观特点为基础,同时考虑气候、天文、生物等条件,根据将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划分为6大类,10亚类,18个基本类型。依据秦皇岛沿海人文旅游资源对地学旅游资源的依托关系,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评定标准,将其划分为4大类,14亚类,29个基本类型。 通过系统分析秦皇岛目前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提出了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的“2+4”开发模式:“2”指“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经营”,强调政府要在战略高度上,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规划引导职能,在开发策略上要充分调动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实现“责-权-利”相统一;“4”指“分类开发、特色开发、资源整合、区域合作”,指出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突出“沿海”特色,通过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针对不同资源类型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使整个资源开发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合理科学,综合效益显著。 同时,依照“2+4开发模式”例析了鸽子窝公园和黄金海岸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线路整合等具有沿海特色的专项开发和特色开发。 基于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及开发空间问题的分析,提出秦皇岛在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②资源整合、区域合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③合理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④人地关系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使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获取更高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沿海旅游业经久不衰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图文】:

海蚀崖,山海关,龙头


建造为沿海公园或动植物展示场所,。岩,地势低平,可以建造旅游业配套基础设岸公园、交通集散站等。已经开发和建成的车站等。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尽管已取得了良好效利用大多靠近海边,建筑设施集中,游客稠海洋环境受到较大侵害。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临海观光旅游需求有关。今后现代旅游业将不再是旅游者的唯一需求,参与沿海居民生越突出。因此,适当向近海陆地延伸,扩大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之一。崖。秦皇岛沿

海蚀崖,疗养院,建材


环境容量超载,再加生活垃圾众多,海洋环境受到较大侵害。这种现象的产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关,也与游客的单纯临海观光旅游需求有关。今后现代旅游渐向多层次高水平发展,观光海滨景色不再是旅游者的唯一需求,参与沿海居、感受沿海文化环境的旅游需求会越来越突出。因此,适当向近海陆地延伸,山丘陵、阶地的开发利用范围是今后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之一2)海蚀崖 海蚀崖为高出海面的基岩陡崖。秦皇岛沿的海蚀崖上发育有众多的海蚀洞穴,是重要的地学旅游源,不仅造型奇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海蚀崖海而立,饱经风吹浪打,于崖顶观海望潮,浪涛前仆后,催人奋进;红日浴海,朝气蓬勃,聆听波涛声声,使激情高涨,海蚀崖上观光,陶冶情操、开阔胸襟,是沿旅游最佳处。老龙头海、建材疗养院、小东山(图 4.2,4.3,4.4),和金山嘴海蚀崖均可辟为抒怀寄情的揽胜景区。图 4.2 山海关老龙头海蚀

海蚀崖,东山


环境容量超载,再加生活垃圾众多,海洋环境受到较大侵害。这种现象的产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关,也与游客的单纯临海观光旅游需求有关。今后现代旅游渐向多层次高水平发展,观光海滨景色不再是旅游者的唯一需求,参与沿海居、感受沿海文化环境的旅游需求会越来越突出。因此,适当向近海陆地延伸,山丘陵、阶地的开发利用范围是今后秦皇岛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之一2)海蚀崖 海蚀崖为高出海面的基岩陡崖。秦皇岛沿的海蚀崖上发育有众多的海蚀洞穴,是重要的地学旅游源,不仅造型奇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海蚀崖海而立,饱经风吹浪打,于崖顶观海望潮,浪涛前仆后,催人奋进;红日浴海,朝气蓬勃,聆听波涛声声,使激情高涨,海蚀崖上观光,陶冶情操、开阔胸襟,是沿旅游最佳处。老龙头海、建材疗养院、小东山(图 4.2,4.3,4.4),和金山嘴海蚀崖均可辟为抒怀寄情的揽胜景区。图 4.2 山海关老龙头海蚀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靖;浙江省海岸带旅游资源CSS评价[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4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54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