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西、连南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13:08
【摘要】: 贫困问题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扶贫(反贫困)是各国政府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贫困的概念以及区域性与个人贫困产生的内外原因。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其对扶贫具有良好地适宜性。上世纪六七十以来,国内外旅游学界较系统地研究了旅游的经济影响,这为旅游扶贫(反贫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为评估旅游扶贫的效果奠定了基础。1980年代以来,旅游业作为扶贫(反贫困)的一种方式,受到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人们在研究旅游扶贫的目标、对象、功能、模式以及效益评估等内容之后,认为旅游业作为扶贫的途径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目前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研究的深度不够,缺乏理论建树,旅游扶贫的对象、目标不够明确,对扶贫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对扶贫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等。 在对前人研究的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旅游扶贫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它的理论也应当是高度综合的。它的理论基础包括: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乘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按照这些理论在旅游扶贫中的功能与作用,可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研究扶贫目的地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的理论,包括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等;另一类是研究保障贫困人口权益的理论,包括收入分配理论等。 在对旅游扶贫理论进行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作者对贫困山区英西、连南两地的旅游扶贫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旅游业作为一种扶贫的方式,在上述两地具有良好的适宜性。旅游扶贫在两地都有近十年的历史,然而存在不少问题:旅游业本身发展不够成熟,未能对地方经济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旅游收入分配不公,贫困人口从中没有获益或者获益甚微等。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地旅游扶贫优化对策,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上,提出了培育目的地旅游产业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些建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扶贫目的地旅游收入分配制度与监督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92.7
【图文】:
喀斯特地貌深度发育,山体切割显著,山体间分离明显,轮廓线曲折,富于变化(图2)。大多数山体有常绿灌木覆盖,其色彩四季变化不大,都为象征生命的绿色。山体间组合也富有美感,各个角度皆可成景。英西在整体上比较缺水,但九龙镇与明迁镇的苏坑河穿行于峰林之间,与山体融合形成美感度较高的景观。峰林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螺角山、荣强小桂林与千军拜将、穿天岩和彭家祠等。螺角山是进入峰林的首景,因形似巨螺而得名。其造型又类似于埃及图2:九龙镇区附近的英西峰林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图3:九龙荣强小桂林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卫资料来源:英德市扶贫办公室
九龙荣强小桂林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灰岩山—螺山上,山的东、西、北三面是悬崖峭壁,砖瓦结构的建筑沿另一坡度较小的南坡层叠而上(图4)。祠堂顶部亦是观赏周边峰林风景的好点。另外,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景点还有:穿山岩及其漂流、明迁倒影、公正峰林、溪村峰林、笔尖峰、王朝石山、和顺岩、阳岩洞、文婆山天池、塘边英石山等。英西峰林距离广州130千米,距离珠江三角洲任何一个城图4:明迁彭家祠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市都在300千米内,区位条件可谓良好。3.1.3英西峰林旅游扶贫现状峰林从1993年开始开发,目前己开发的景点有穿天岩、荣强小桂林、彭家祠、十里峰林画廊、帐篷露营区、苏坑河竹排漂流等景点。当时,省扶贫工作组主持了英西的旅游扶贫开发。进行了比较粗略的资源普查和评价工作,摄制了景区、景点的图片和介绍景区的录像带。在此基础上,对景区进行了简单的把包装后在珠三角地区推出。英西峰林在业界推出之后
本文编号:2756530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92.7
【图文】:
喀斯特地貌深度发育,山体切割显著,山体间分离明显,轮廓线曲折,富于变化(图2)。大多数山体有常绿灌木覆盖,其色彩四季变化不大,都为象征生命的绿色。山体间组合也富有美感,各个角度皆可成景。英西在整体上比较缺水,但九龙镇与明迁镇的苏坑河穿行于峰林之间,与山体融合形成美感度较高的景观。峰林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螺角山、荣强小桂林与千军拜将、穿天岩和彭家祠等。螺角山是进入峰林的首景,因形似巨螺而得名。其造型又类似于埃及图2:九龙镇区附近的英西峰林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图3:九龙荣强小桂林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卫资料来源:英德市扶贫办公室
九龙荣强小桂林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灰岩山—螺山上,山的东、西、北三面是悬崖峭壁,砖瓦结构的建筑沿另一坡度较小的南坡层叠而上(图4)。祠堂顶部亦是观赏周边峰林风景的好点。另外,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景点还有:穿山岩及其漂流、明迁倒影、公正峰林、溪村峰林、笔尖峰、王朝石山、和顺岩、阳岩洞、文婆山天池、塘边英石山等。英西峰林距离广州130千米,距离珠江三角洲任何一个城图4:明迁彭家祠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市都在300千米内,区位条件可谓良好。3.1.3英西峰林旅游扶贫现状峰林从1993年开始开发,目前己开发的景点有穿天岩、荣强小桂林、彭家祠、十里峰林画廊、帐篷露营区、苏坑河竹排漂流等景点。当时,省扶贫工作组主持了英西的旅游扶贫开发。进行了比较粗略的资源普查和评价工作,摄制了景区、景点的图片和介绍景区的录像带。在此基础上,对景区进行了简单的把包装后在珠三角地区推出。英西峰林在业界推出之后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本祥;;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年02期
2 徐胜兰;;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扶贫体系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2756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5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