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学特征及其传播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15:29
【摘要】: 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现象,是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形象及其传播研究的综述,综合运用旅游学和传播学的知识,对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区域旅游形象的信息特征分析、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的信息符号分析、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的受众和媒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的媒体选择、传播策划及传播效果评估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并以元谋县为例作了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策划的案例分析。具体地说,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国外对区域旅游形象及其传播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重点论及国外对旅游形象问题研究的三个阶段,即“自然”旅游形象研究阶段、“人为”旅游形象研究阶段、多学科理论在供求双方对旅游形象进行研究的阶段。 其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区域旅游形象及其传播的内涵。 第三,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学特征,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形象的信息特征分析、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的信息符号分析以及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的受众和媒介分析。 第四,对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的实践工作做了尝试性研究,主要有:区域旅游形象传播活动前的媒介选择和媒介组合研究、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策划研究、区域旅游形象传播活动之后进行的传播效果评估研究。 第五,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对区域旅游形象传播策划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对元谋县旅游形象进行设计,并提出了元谋县旅游形象传播的策划方案。 最后,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所存在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世泰;;基于旅游形象提升的河西走廊区域旅游营销策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2 张静茹;;媒体传播中的“大学生村官”探析[J];中国报业;2011年14期

3 和文征;钟伟;张启;;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4 宋一冰;;网络时代CI战略的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4期

5 ;国家营销战略起锚[J];公关世界;2010年08期

6 邵华冬;付佳;;在华日本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姚立生;刘应;胡俊峰;;美军网络媒体价值透视[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8 康正发;;网络传播与企业品牌建设[J];商业经济;2011年18期

9 白露;;珠三角次级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10 贺怀玉;刘兰芳;;衡阳市城市软实力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关于都市科技形象传播的若干思考[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汝东;;论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形象传播的宗教修辞策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张巨才;;基于品牌定位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河北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母进炎;;传播与接受——岳飞形象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嬗变[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5 张蓉;;传播学视阈下的区域形象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张蓉;;传播学视阈下的区域形象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卿志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旅游形象传播的思考[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焦新旗;;低碳经济视阈下区域整合及旅游市场一体化构建——内蒙古、张家口草原圈旅游形象塑造的启示[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10 雷鸣;王小川;;论品牌形象的二维多层次整合营销传播[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曾照美;巴州沙湾联手打造区域旅游形象品牌[N];伊犁日报(汉);2010年

2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中学 高正伟;注重旅游形象传播 打造“黄冈旅游”品牌[N];黄冈日报;2011年

3 记者 张元章;三地旅游一体化正式启动[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新华;发挥航天技术优势 助推中国形象传播[N];中国航天报;2009年

5 曹劲松;充分发挥网络发言人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9年

6 钱建强;不能用法律之刀剔除文化印象[N];光明日报;2009年

7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公司 王延颂;城市魅力的形象传播[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8 杨徽;如何谋求烟草企业形象传播的突破[N];经理日报;2006年

9 李彦冰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国家理念:国家形象传播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李永平;包公文学形象传播的新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芳;高等学校品牌经营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毅;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梅红;《读者》的品牌及审美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联兵;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f^;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帆;形象传播与组织公关—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建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飞羽;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学特征及其传播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玉倩;我国区域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董蓓莉;新媒体对公安形象传播的挑战与机遇[D];复旦大学;2011年

4 胡瑛;关于旅游地形象建设的系统研究初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唐煜;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形象传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吕帅;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崔东雷;河南旅游形象传播浅析[D];西北大学;2008年

8 朱永昶;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章守芹;区域本色形象和旅游诱导形象的遮蔽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郑潇;河南电视台《小莉帮忙》公益形象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2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62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