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及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音乐考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8:37
【摘要】:汉代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近年来,随着山东洛庄汉墓等重大音乐考古发现的进行,引起了人们对汉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重新关注,同时也逐渐改变了以往以文献史料为主的研究方法,更加重视考古发掘的第一手资料。大量流传至今的汉画像石,直观地反映汉代社会音乐生活的历史画面,全国范围来看,鲁南及徐州地区汉画像石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即以鲁南及徐州地区的音乐汉画像石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音乐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汉画像石上反映的音乐内容进行比较研究,贯穿这一地区的音乐发展脉络,并通过与其它地区的联系与对比,进一步了解两汉音乐文化的辉煌,丰富中国汉代音乐史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875.6
【图文】:
(一)地域分布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地域辽阔,东濒大海,文明的重要发样地之一。先秦和两汉时期,山东现的与音乐有关的汉画像石104块,独立的音乐个之多。其中分布较集中的主要有滕州、嘉祥、苍山、费县、营南、沂水、沂南、安丘、诸城、出土汉画像石的墓葬一般为三五处,多者可达十也是二三幅到六七幅不等,如微山县两城画像石徐州位于鲁、豫、皖、苏四省的交汇处,在地理一直为刘氏皇族的封国。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出土反映音乐内容的汉画像48幅,主要集中在鲁南及徐州地区的音乐画像石主要可分为北、1、北区北区为鲁南山地的北缘一线,可北区的音乐汉画像较多反映大型的乐舞百戏场景在
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外来乐器茄和角。如长清郭氏墓祠奏乐杂技图画像保存较好,时代为东汉早期。祠内东西北和横梁石上刻满画像,主要内容是与祠主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厄厨、宴饮、狩百戏、战争以及历史,神话故事等。北壁分东西两段。画面构图分为上下两层。上王者出行图,奏乐图即为此图的一部分。图自西向东共有车4乘,马30骑最前有2二二,、~,,~*,,一,一‘一其后车2乘,车后骏马2行12骑。此12图1长清郭氏墓祠奏乐杂技图画像石~泪一“~’一~~刁“’J‘“~’~‘“~者中,上行第5人吹排箫,第6人击花鼓,行第5人吹排箫,第6人吹笙。再后为卫士2人,马10骑。10骑之后有巨大的乐车,两层,下层4人,两相对坐,正在吹排箫等;上层正中置一大鼓,鼓角悬铃,2人正在鼓糙(圈1)02、东区东区为鲁南山地的东部,可包括沂水、沂南、费县、营南、临沂、苍山等东区的画像石形制与其它地区有明显的不同,即以长条形为主。内容多反映大型乐舞百景,画面布局复杂。使用的乐器种类较多,出现了少量的钟磐类乐器,建鼓的使用相对较舞
膝州大郭?
本文编号:276619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875.6
【图文】:
(一)地域分布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地域辽阔,东濒大海,文明的重要发样地之一。先秦和两汉时期,山东现的与音乐有关的汉画像石104块,独立的音乐个之多。其中分布较集中的主要有滕州、嘉祥、苍山、费县、营南、沂水、沂南、安丘、诸城、出土汉画像石的墓葬一般为三五处,多者可达十也是二三幅到六七幅不等,如微山县两城画像石徐州位于鲁、豫、皖、苏四省的交汇处,在地理一直为刘氏皇族的封国。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出土反映音乐内容的汉画像48幅,主要集中在鲁南及徐州地区的音乐画像石主要可分为北、1、北区北区为鲁南山地的北缘一线,可北区的音乐汉画像较多反映大型的乐舞百戏场景在
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外来乐器茄和角。如长清郭氏墓祠奏乐杂技图画像保存较好,时代为东汉早期。祠内东西北和横梁石上刻满画像,主要内容是与祠主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厄厨、宴饮、狩百戏、战争以及历史,神话故事等。北壁分东西两段。画面构图分为上下两层。上王者出行图,奏乐图即为此图的一部分。图自西向东共有车4乘,马30骑最前有2二二,、~,,~*,,一,一‘一其后车2乘,车后骏马2行12骑。此12图1长清郭氏墓祠奏乐杂技图画像石~泪一“~’一~~刁“’J‘“~’~‘“~者中,上行第5人吹排箫,第6人击花鼓,行第5人吹排箫,第6人吹笙。再后为卫士2人,马10骑。10骑之后有巨大的乐车,两层,下层4人,两相对坐,正在吹排箫等;上层正中置一大鼓,鼓角悬铃,2人正在鼓糙(圈1)02、东区东区为鲁南山地的东部,可包括沂水、沂南、费县、营南、临沂、苍山等东区的画像石形制与其它地区有明显的不同,即以长条形为主。内容多反映大型乐舞百景,画面布局复杂。使用的乐器种类较多,出现了少量的钟磐类乐器,建鼓的使用相对较舞
膝州大郭?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荣有;;从图与文的互证看古代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与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徐华;;《洞箫赋》、《长笛赋》对两汉乐论的新突破[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德礼;穿越历史时空的音乐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延宏;洛庄汉墓:有望改写中国古代乐器史[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曲怡桦;鲁南及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音乐考古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张芳溢;《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3 刘妮;《悲愤诗》释微[D];北京大学;2008年
4 柯曙光;汉墓乐悬及其礼乐文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6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6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