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0:03
【摘要】: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剧烈促使其经历了资源驱动和市场驱动后进入形象驱动的阶段,旅游地形象已经成为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树立鲜明而又独特的旅游形象已经成为旅游地占领旅游市场制高点的关键。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后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区,同时也是湖北省旅游三大王牌之一。但十多年来,武当山的旅游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其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远落后于其他山岳型世界遗产地,如黄山、泰山。游客接待量仅仅相当于他们的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不符。因此,要提高武当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有必要对武当山旅游形象进行再定位,从而更有效的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本文在分析武当山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社会文化评述的基础上,建立武当山文脉结构,并结合武当山客源现状和旅游形象感知调查分析,同时与武当山周边地区具有类似资源的旅游景区形象进行对比,进而提出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宣传口号和传播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7
【图文】:

旅游形象,建立程序,武当山


图 1 旅游形象建立程序1当山旅游形象建立过程中,主要侧重于旅游形象定位和传播过程中,也采用上述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武背景,通过市场分析和旅游感知形象调查,进行武当山旅游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武当山进行地方性分析,为旅游形铺垫;第二章以市场为导向,对武当山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游形象替代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对武当山进行旅游号;第四章分析武当山旅游传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当广发“英雄帖” 十万学子登金顶[J];湖北旅游;2011年04期

2 吴采莲;;绍兴:大手笔打造全城旅游[J];长三角;2010年Z1期

3 秦岩;王衍用;代志鹏;;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建构与发展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4 王乃举;徐明;黄翔;;旅游非优区研究进展——兼论合肥经济圈旅游形象研究框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2期

5 陈灵;;导入CIS战略塑造珠三角旅游形象[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6 周武生;;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总体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5期

7 丹丹;王天姿;梁继兴;;万山来朝 寻道武当[J];今日民航;2011年07期

8 张殿东;;基于孝文化视角的德阳旅游形象塑造[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9 安守先;安燕;周莉;;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旅游路线的组织与规划[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4期

10 杨俊博;;洛阳旅游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兴海;;重走霞客路之武当山考察记[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2 陈吉炎;杨光义;安志斌;李元宏;郝新才;朱海涛;;武当山地区中药资源品种调查研究初报[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卢云龙;张楠;王丽娜;;基于旅游形象的古镇景观规划研究——以南阳古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立志;;武当山志记载的茅山高道[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李山;王铮;;旅游区形象策划的一种模式[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杨路塔;;重塑贵州旅游形象的构想[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何永彬;;地域旅游形象塑造与营销研究[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六一;;浅谈武当山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A];2007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7年

9 李子渝;;关于丽水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的几点思考[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世泰;张安定;孙峰华;李庆志;;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柴选;看别人的景,拍自己的片[N];中国摄影报;2011年

2 陈瑛;武当山核心景区面积翻一番[N];中国旅游报;2003年

3 常旅 庄荣鑫;沙家浜展现全新旅游形象[N];华东旅游报;2004年

4 记者 宋克顺 特约记者 马献伦;武当山筹划组建旅游公司[N];湖北日报;2009年

5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李平 汪文正;武当山发现大批石碑文物[N];湖北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郭占柱 朱晚霞;武当山特区实施“项目年”[N];湖北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汪磊;留坝以双创提升旅游形象[N];汉中日报;2009年

8 驻湖北记者 程芙蓉;武当山倡导规范燃香文明朝拜[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记者 孙悦群;省城旅游形象标识确定[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10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刘甲林;武当山四至边界敕谕碑全部找到[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华;海口火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罗丹;旅游规划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光义;武当山金果榄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王家忠;荆楚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5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彭蝶飞;南岳衡山生态旅游构建及其运筹策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刘琴;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姜科;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俊华;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与传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卓;吉林省旅游形象的特色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慧敏;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伟;建水旅游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党娇;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安市旅游形象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祖健;旅游形象屏蔽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学明;九江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刘玲玲;合肥市旅游形象的媒介呈现[D];安徽大学;2011年

9 谷利;基于到访游客感知分析的保定旅游形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万晶;武当山天路历程景象空间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3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93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