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雁门关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15:34
【摘要】: 雁门关是“中国·长城边塞文化之都”、“民族和平之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古老、最雄险、最重要的关隘,被称为“中华第一关”。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成就了一大批豪杰的英名伟业;它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文明的遗迹和苍凉厚重的现实画卷。它拥有独特的古关文化、古城文化、古道文化及边塞文化等。雁门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雁门关历史地位的分析,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旅游价值的探索展示,对促进雁门文化深度广泛的认识、雁门关旅游资源赋存的了解,雁门关的旅游开发保护、旅游价值的实现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整体论文分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就国内有关人士对雁门关历史背景、战略地位、文化底蕴、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旅游开发措施等的研究状况、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本文的写作思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等作了重点介绍。 正文分五个部分,分别从雁门关的地理形势(包括雁门关所处的自然地理、作为农牧交界区以及其政区沿革)、军事要塞(包括雁门关长城的修筑完善和演变、著名战争的发生以及名将的传略、防御体系的形成)、商贸通道(是茶马古道商贸的中转站、见证了中国北方民族的一次次融合)、雁门文化(包括吟咏雁门的诗词及相关的碑刻、所具有的佛教道教儒教文化、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民风民俗)、景区开发(旅游资源赋存及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以后应该采取的开发措施)五个方面作了深层次、系统、详尽的阐述。 论文最后得出结论。雁门关历史悠久,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是历史上中原与北方地区各族进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对促进勾注陉南陉北人类的沟通、往来,对中原农耕文化与漠北游牧草原文化的相互交流,对历史不同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军事故事、名将传说、边塞文学、佛道儒文化等形成了独特的雁门文化。雁门关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绝、区位好、品牌高,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领略雁门关的丰采,品味雁门关的无穷魅力。 作者完成此论文的方法主要有查阅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所藏相关古籍文献、图书资料,对以往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内容、研究观点等进行明确和深入地剖析,利用互联网、最新出版的相关书籍、杂志、报纸等密切关注学术界对雁门关的研究动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6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96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