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广东省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潜力、思路与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9 10:13
   贫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地理的等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贫困问题会引起其它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对贫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扶贫成为各国政府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我国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绝对贫困人口依然存在,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并在现实中呈现出多种贫困问题并存的格局;同时我国现阶段的致贫因素异常复杂,由于政策的、历史的、地理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扩大,这使得相对贫困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关注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自80年代以来一直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贫困特征的不同,中国政府自1978年以来实施的扶贫开发相应经历了由“输血式”扶贫方式向“造血式”扶贫方式的转变,扶贫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如果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扶贫将是最好的脱贫致富之道。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使贫困地区走上了脱贫奔康之路。 论文第一章从贫困的概念出发,总结了国家扶贫开发的阶段以及扶贫战略的变化历程,进而引出了旅游扶贫的概念,旅游扶贫开发的理论依据,国内外旅游扶贫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综述,最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设计。论文第二章对东源县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评价,并通过对广东省旅游扶贫发展的历史以及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东源县旅游发展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东源县旅游发展与周边景区发展的竞合性做了初步探讨。论文第三章分别从东源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旅游环境容量、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客源市场五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潜力。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东源县旅游发展的现有基础,论文在第四章提出了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总体构想、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以及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文第五章探讨了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之后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最后通过对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研究,提出了当前旅游扶贫研究的相关问题与讨论。
【学位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东源县,产业结构,河源市


以丘陵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0%。东源县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县,它与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河源县一脉相承。朝齐永明元年设置河源县,1988年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将原河源县划分河源市源城区和郊区。1993年1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东源县,新县城设在仙塘镇木京,距河源市中心5公里。1998年1月,东源委、县政府等党政机关迁新县城,从此结束了东源县“有县无城”的历史。东源县区位条件也非常优越,205国道,105国道,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惠河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公路穿越全境;东江、新丰江流经县内十多个乡镇,航里程100多公里,百吨轮船可直达惠州、广州。各种资源种类丰富,尤其是游资源,包括以万绿湖为主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东江画廊文化旅游资源,塔三高农业、舍族风情旅游资源。此外,东源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各种土特产品等都很丰富。建县10年来,东源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5年来,源县GDP的增长速度在河源市都排在首位。经济结构逐步趋向优化,三大产比例由也由1997年的56.7:17.9:25.4调整为2003年的37.9:33.0:29.1(图l)。

趋势图,东源县,国民经济发展,旅游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表2一2绘制。(2)相关性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代表国民经济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公路线路长度都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即使是在2002年非典发生的情况下也不例外。这一方面说明东源县的经济是以农业经济为主,非典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另一方面说明即使是在非典时期,东源县仍然比较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道路交通的建设投资非常重视。就东源县旅游发展来看,2002年非典的影响使东源县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数下降的幅度都很大,2003年旅游业开始恢复,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逐渐回升;但是非典毕竟是突发性事件

结构图,东源县,旅游网络,结构图


发展旅游是以资源为前提条件的,东源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独特,一些旅游资源在广东省甚至华南地区都具有独一无二性。然而,东源周边其它县市也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图3),而这些县市的主要目标客源市场同样是在珠三角,这些无疑是对东源旅游发展的极大挑战。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的差异以及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方面。东源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山水风光、客家风情作为自己的品牌,它与周围县市之间的关系既有同类资源之间的竞争也有异类资源之间的互补,但主要还是表现为同种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图3东源县及周边地区旅游网络结构图Figuer3Thetourismnewtokrst川ctureofDong四nanadistneighborhood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2.3.1同类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性分析东源以山水旅游、客家风情作为自己的品牌。万绿湖一桂山AAAA级风景区作为发展山水旅游的一张王牌,资源独特,品牌知名度高,开发初具规模,在粤北乃至整个广东省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受环保因素的制约,管理体制上缺乏活力,发展资金匾乏,配套设施不足。同样作为山水旅游,肇庆的鼎湖山、七星岩,资源的独特性较高,开发较早,配套设施较完善,知名度高,竞争性强;韶关的丹霞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方;;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4期

2 廖继武;龚建文;;水源区生态科技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东源县水源区为例[J];水利经济;2011年04期

3 林炽昌;;科技下乡系列活动:编织“三农”幸福网[J];广东科技;2011年13期

4 宋立新;许康;;西部多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古镇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金融经济;2005年10期

5 朱华才;刘启基;;勇担社会责任的河源光明科技书店[J];光彩;2011年08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建民;;东源县政协15年文史工作的回顾及今后设想[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谷丽萍;;关于旅游扶贫开发的几点看法[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3 罗秋寒;;浅谈东源县专业镇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态势[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4 龚建文;;创建东源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与思考[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5 龚建文;张正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东江流域东源县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刘清化;陈人人;苏建;赵锡和;;板栗保鲜液喷淋干燥设备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志武;周康艺;;浅谈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东;邱立诚;;广东东源县必寿洞更新世化石动物群[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龚建文;;广东新丰江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唐林;;浅谈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总体设计[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郑天虹 孔博;东源法院:院长竟亲录智力有问题儿子[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李远来;东源:生态名县投资热土[N];南方日报;2010年

3 李成东;产学研创出东源农业新天地[N];广东科技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左朝胜;云水之间龙精神[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陈韩晖邋实习生 黄丹 通讯员 罗晓汀;告别无电 石坪村民喜见圣火[N];南方日报;2008年

6 广东建设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何健;河源20亿风力发电项目落户东源[N];广东建设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U啞⊥ㄑ对

本文编号:2808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08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