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成都三圣花乡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31 11:41
   我国正值城市化高速建设发展之际,面对城市景观与旅游业开发日渐饱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景筑”契机都相续多发在了城郊结合部。因此,研究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城乡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都三圣花乡乡村旅游景观的积极了解以及中国和欧美在乡村景观发展中的认识。进一步探究和发掘三圣花乡景观发展中运用的独特韵味和内涵,提炼其在景观设计中是如何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依附关系,如何把乡村生活的热情和包容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孕育花乡的景观情节中。 本文对三圣花乡乡村景观的综合环境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在景观设计中存在并发现的若干问题和建议,强调乡土景观与都市和谐共融的生境方式,灵活运用丰富的造景手法结合川西风格的“田园都市”景观,不断诠释人居和谐的大主题和城乡新景观发展的未来趋势,恰到好处的展现如何做到人景互动的思考和乡土景观的再创新。同时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以及环境设施设计中引入新的思路和方法,使乡村景观系统更加科学和完善。 首先研究阐述乡村旅游景观的起源和田园都市的发展过程。其次,对成都市的乡土旅游资源现状及景观设计元素展开研究和分析,对三圣花乡景观背景,产生的原因和现状进行简述,深入分析各景观设计要素间的联系和独特的地域景观文化。最后,总结成都三圣花乡乡村旅游景观的意义和价值,指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学位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TU986;F592
【部分图文】:

诗词,名人,园林,禅宗


禅宗 思想 : 西蜀 园 林幽 深 安 静的 设计 , 正好 符 合 禅宗 的空 野 和静 谧 ,使 人 产生对 “ 禅 ”的 遐 想, 引 人禅 思 。园 林 设 计者 往往 也 会追 求 一 种 “曲 径 通 幽处 ,禅 房花 木深 ”的 意 境, 渲 染弃 绝 尘俗 的 安 详平 静的 宗 教气 氛 。 西蜀 园林 吸 收其 寺 观景观 特征 , 大胆 营 造 “露 其 要 处而 隐其 全 ”之 境 , 通过 各种 造 景手 法 将 园内 元素 巧妙 组合 搭 配, 呈 现 “ 禅 房 林草 深 入眠 , 闻 丹 井而 知 逢雨 声 ,观 仕 屠而 期 隐于 僧 ”的神 宗 妙境 。诗文 意境 : 西蜀 园 林的 精 华 所在 便是 离 不开 频 繁 地与 文学 大 家关 系 密切 , 如苏轼 、杜 甫 、杨 升 庵 、司 马相 如 、李 白 等。 他 们的 文 诗赋 词 名扬 中 外, 传 颂经 久 不息 。 “借 景 成诗 , 借诗 成 景 ” ,园 林 的 物质 和精 神 要素 紧 密 结合 共同 筑 构, 创 造属于 西蜀 林 园的 文 化 境界 。川 派 园林 偏 重诗 画 意境 在 园林 造 景中 的 不懈 追 求。 使 园外 又多 了 层更 加 特 殊的 文化 内 涵, 将 景观 文 化提 炼 的更 加 深透 干 练又 不 失文 雅 内敛 ,这 种 诗意 情 操只 在 乎 “ 意在 笔 先” 方 可 “胸 有 丘 壑 ”。(图 1 - 2)

园林,集序,雅韵,文意


诗 文 中 描绘 西蜀 园 林景 观 的不 占 少之 《兰 亭 集序 》 意境 开 凿的 “ 曲水 流 酒的 场 面, 何 其 雅颂 ,这 些 主要 体 现则 通过 赋 予景 观 园林 以 人文 化 ,精 神 意 境衍 生 雅韵 之 氛围 。 因此 , 西蜀 的 赋 予景 观 园林 更 多的 诗 文意 境 和人 文 之后 , 才 发现 在过 去 的几 千 年沧 桑 历园 林和 私 家园 林 。不 管 文人 雅 客还 是 修 身养 性 ,体 会 生活 之 道, 这 种闲 趣 紧 密相 连 在 一起 。 重 要 分

花镜,植物配置,图片,来源


图 1- 4 植物 配 置 图 图片 来 源 :自 绘 《花 镜》 曰 :“有 名 园而 无 佳 卉, 犹金 屋 之鲜 丽 人 。”成 都 有名 气的 川 园子 繁 多荟 萃, 古 树参 天 , 花海 绵延 。 其中 数 量较 多 的古 树 品种 有 古银 杏 、桢 楠 、悬 铃 木、 喜树 、 国槐 、 香 樟、 二叶 桉 、泡 桐 等, 骨 干优 良 的绿 化 树种 有 红豆 杉 、黄 葛 树、 榆树 、 玉兰 、 皂角 、 女贞 等 。西蜀 园林 植 物造 景 手法 离 不 开西 蜀造 园 风格 的 大 框架 ,同 样 是从 中 国传 统 园林植 物造 景 中汲 取 精 华的 技法 和 ,既 讲 究移 花 接木 的 形、 色 、味 、 声、 气 ,同 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琳琳;王雷亭;;乡村旅游空间分析与空间设计研究——以泰山马蹄峪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年11期

2 庞丽;;新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1期

3 ;北京制定标准告别传统“农家乐”[J];大众标准化;2009年10期

4 沈东生;;安徽肖坑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铄;;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初探——以湖北省黄陂区清凉寨乡村旅游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年09期

6 母俊景;胡向红;马文亚;;吐鲁番地区民居建筑与乡村旅游发展初探[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3期

7 唐书转;;乡村旅游网内容交付性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张婷;车生泉;;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王];王超;张金丽;;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北方园艺;2010年08期

10 杨芳绒;杜佳;任娟;刘欣婷;;河南省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漯河舞阳冯河村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方红;;布依族乡村旅游与人才开发[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2 杨冠雄;;海南有必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兼论乡村旅游应当做成国际旅游岛的一个重要品牌[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冯焕龙;陈晓键;;陕北地区乡村旅游思考——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迪力夏提·司马义;买托合提·阿那依提;;哈密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潘宜;程望杰;;村庄有机更新中乡村旅游特色的保护与挖掘[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常洁;何鹏;林正雨;;浅议人居环境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以雅安雨城区三里乡村旅游地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楼惠新;;论乡村旅游的品牌设计与营销[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8 楼惠新;;论乡村旅游的品牌设计与营销[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远坤;;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翁孟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习秋;乡村旅游项目应如何开发[N];河南科技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润 李慧;乡村旅游:三十年与三个华丽转身[N];光明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潘国雄;加快乡村旅游力度[N];贵州民族报;2008年

4 史洪跃;黔西倾力打造解放村乡村旅游[N];毕节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太平 实习生 杨荣生;做好规划引导 发展乡村旅游[N];常德日报;2008年

6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熊晓红;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通讯员 徐祥;红安乡村旅游彰显富民效应[N];黄冈日报;2008年

8 郭迎新 刘峻宇 蒋洪林;杨凌开创乡村旅游新纪元[N];西部时报;2008年

9 记者 杨蕊 雷蕾;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在新平召开[N];玉溪日报;2008年

10 史洪跃;黔西县——加快解放村乡村旅游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释见脉(黄淑君);佛教三圣信仰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杨丽;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5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9年

9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张华;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隽妮;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于晓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成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D];西华大学;2010年

5 甘飞云;宋代乡村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董丽丽;湖北省乡村旅游的区域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芳;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韩冉冉;基于体验营销的乡村旅游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9 段云国;重庆市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薛贵儒;黄山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8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08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