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研究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官洲;;神经经济学初探[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2 许贶南;;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3 毛访尚;;论运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4 杨浩军;;供应链物流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1年24期
5 王朗玲;;物联网经济学产生的背景、研究对象和特点[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6 宋朝弟;;21世纪——量子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J];科技与企业;1998年07期
7 王玲;;厚积薄发,创学科理论新篇章——评赵德馨著《经济史学概论文稿》[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8 程萍;;谈谈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问题[J];秘书;2011年08期
9 王凯;;工程项目管理指标评价理论文献述评[J];管理现代化;2011年02期
10 常东旭;王续琨;;公共领导学初创期元问题探析[J];领导科学;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弘;;旅游学的学科发展之初探——混沌学的视角[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2 谢彦君;;旅游的三副面孔——政府、学界、业界解读旅游的不同立场[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李永文;郭影影;;论旅游系统思想与旅游学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梁灿兴;;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批判[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于阜民;夏弋舒;;犯罪现象的概念和特征——再论犯罪学独立的研究对象[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于阜民;;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李永文;郭影影;;论旅游系统思想与旅游学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徐新琦;田爱平;;“变质量质点动力学”研讨式教学[A];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侯且岸;研究对象的定位[N];学习时报;2005年
2 北京市第四中学 陶澄;研究对象能否随意选取?[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赵风;揭开大脑“顿悟”之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记者 董洪亮;大城市交通拥堵“诊治” 项目被列入“973”计划[N];人民日报;2006年
5 徐元奖 安德军;专家关注遗产地生态[N];阿坝日报;2007年
6 郭飞;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创新刍议[N];人民日报;2005年
7 任秀玲;中医学的研究对象为现象-状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陈海勇;浅论中西医的研究对象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家弘;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应然的证据法[N];检察日报;2008年
10 刘保和;确定研究对象再争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宏;论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D];吉林大学;2006年
3 邢建民;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对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影响:一项以网络为平台的MSM人群调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徐俊杰;开远市暗娼人群HIV/STIs发病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5 马晨明;Kirchhoff板和Mindlin板上动态分布载荷的辨识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勇;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7 严卫丽;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PM1和PLIN基因变异与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关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夏彦恺;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的男性生殖毒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9 徐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10 徐红;αENaC基因四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及血电解质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林静;旅游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嘉颖;傣族佛寺园林环境艺术之旅游环境营造[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4 苏庆富;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花胡安;浅议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对象[D];安徽大学;2005年
6 陈燕;字幕翻译的技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夏凌云;从旅游高等教育角度谈旅游学科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瑞;初中(人教版)文言文代词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凌凤;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审视[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蔡青梅;唐代长庆翰林“三俊”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1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1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