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部城市旅游圈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9:0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快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步伐。中国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辽宁中部城市的旅游合作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辽宁中部城市在区域旅游合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推动辽宁中部城市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深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促进辽宁中部城市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辽宁中部七市:沈阳、抚顺、鞍山、铁岭、本溪、辽阳、营口的旅游业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圈研究的理论基础入手,介绍了旅游圈的涵义,旅游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在对辽宁中部城市旅游圈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辽宁中部城市发展战略:“依靠基础,重点发展;市场导向,均衡发展”,即前期采取资源导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后期采取市场导向的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辽宁中部城市旅游圈发展的目标、重点、步骤及对策。
【学位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本文编号:2822048
【学位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春晓,董明辉;旅游业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概况及近期动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马勇,董观志;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6年02期
3 王荣成;东北区资源地域类型与区域成长模式[J];经济地理;1999年01期
4 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9年01期
5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突变[J];经济地理;1995年04期
6 邓爱民;对构建我国大城市旅游圈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7 杨新军,马晓龙;大西安旅游圈: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与构建[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8 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6期
9 陈传康;区域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J];地理学报;1997年06期
10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822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2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