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峡谷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与产品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17:25
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的旅游,受到越来越多度假者的青睐。近几年,随着温泉旅游开发在我国迅速兴起,国内温泉旅游度假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目前已有大小温泉旅游企业上万家,温泉旅游开发更是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是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大同小异,产品缺乏特色,项目设置雷同等问题,温泉旅游产品开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然而,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关于温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布、类型、特点及温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开发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多,但关于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较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理论又滞后于实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选取西部大峡谷景区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峡谷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研究与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研究基础上,寻求现阶段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新途径。 第一部分论述了本论文写作的原委,阐述了温泉的相关概念。同时对国内外温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行当前温泉旅游产品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国外主要介绍了西欧和日本温泉发展情况,国内方面则主要介绍了我国利用温泉的历史以及当代整个中国温泉旅游的现状。 第二部分概括介绍西部大峡谷景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及旅游发展条件。 第三部分论述了大峡谷景区旅游资源特色,这是本论文的重心之一。旅游资源特色研究方面,对旅游资源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做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并对景区主要旅游资源—温泉旅游资源做单体评价。 第四部分是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是本论文的另一个重心。在结合该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产品开发的战略、旅游开发理念及构想、旅游开发布局定位、旅游产品的设计,营销策略等。最后提出西部大峡谷景区可持续开发的策略。 本文创新之处:(1)全面系统探讨大峡谷温泉旅游资源的特色;(2)对温泉旅游资源进行单体评价;(3)在研究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研究旅游产品开发。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区域背景与旅游发展环境1地质地貌背景1.1地质构造研究区位于川东皱褶束之赤水凹褶束与川东南皱褶束和川中台拱、自贡交接部位,北东向构造发育,构成了区内构造的基本格局,构造叠加现象成了研究区构造的基本特色。北东向断裂为研究区的主要断裂系统。沿断皱褶和断裂特别发育,向两侧构造强度明显减弱,显示地表构造受大断裂。
2.3.1地理位置西部大峡谷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边。距宜宾市区32公里、云南水富县4公里。由宜宾市到大峡谷车程仅一小时。(图2一l)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跨北纬27“50‘~29016‘,东经103“36,~105020‘之间。东与沪州市毗邻,北与自贡市接壤,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州,南临云南省昭通地区,为川、滇、黔三省的结合部。其城区位于金沙江、山民江汇合处,长江从这里汇流,故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
图3一1旅游资源(景点)分布示意图Fig3一1Thedistributionoftourismresources(scenicspot)3.2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本文编号:2822799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区域背景与旅游发展环境1地质地貌背景1.1地质构造研究区位于川东皱褶束之赤水凹褶束与川东南皱褶束和川中台拱、自贡交接部位,北东向构造发育,构成了区内构造的基本格局,构造叠加现象成了研究区构造的基本特色。北东向断裂为研究区的主要断裂系统。沿断皱褶和断裂特别发育,向两侧构造强度明显减弱,显示地表构造受大断裂。
2.3.1地理位置西部大峡谷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边。距宜宾市区32公里、云南水富县4公里。由宜宾市到大峡谷车程仅一小时。(图2一l)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跨北纬27“50‘~29016‘,东经103“36,~105020‘之间。东与沪州市毗邻,北与自贡市接壤,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州,南临云南省昭通地区,为川、滇、黔三省的结合部。其城区位于金沙江、山民江汇合处,长江从这里汇流,故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
图3一1旅游资源(景点)分布示意图Fig3一1Thedistributionoftourismresources(scenicspot)3.2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侍晓雅;谢国辰;;石河子地区打造度假村旅游品牌的对策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3年05期
2 孟晓翠;王昕;田红芳;;河北省温泉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博;长白山药泉谷度假村项目开发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官品佳;区域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星星;南津关大峡谷景区游客旅游动机与行为特征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2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2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