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后现代视野中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7:38
   近年来随着中国登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逐步增多,文化遗产旅游逐步升温,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也相应跟进。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要求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个旅游市场发展的新动向。进入21世纪,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与之相对应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行为特征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少部分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引入旅游学科的基础研究之中,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旅游这种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希翼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主体、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理论上补充现有研究的空白,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说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界定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理论,并综述和评价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第二章在后现代视野中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客体——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得出了文化遗产文化特征的时间和空间分异规律。第三章在后现代视野中对文化遗产旅游的丰体——旅游者进行了分析。首先阐明其特殊性,再从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特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后现代旅游者丰要有文化、回归和体验三类主要旅游动机。后现代旅游者行为特征可归结为四类:自助出游,重视参与;深度体验、追求休闲;产消合一、注重消费;凸现个性、追求差异。第四章介绍了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两重主客体关系,并分析了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与后现代旅游者的互动以及目的地东道主与旅游者的互动关系,提出了良性互动的建议。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122;F592
【部分图文】:

旅游研究,现代旅游,民族旅游


而应该视为当地民族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人自己的掌控之中,民族旅游、文化旅游也可‘白光润等(2007)首先分析了现代旅游发展文明,它使现代旅游“商业化”、“麦当劳化”,游的深刻批判与反思,即否定理性万能、崇划一、强调个性,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审视炼出后现代旅游的内涵,认为后现代旅游是化、生态化的新型旅游,最后总结出旅游产代旅游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后现代旅游社会学研究;第三、后现代主义

空间分布图,文化遗产,非洲


(4)非洲以及阿拉伯地区非洲以及阿拉伯地区共有43个缔约国,共有72项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数较洛哥、突尼斯以及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地区对应的文化类型主要是穆斯林可被简单分为两个文化区:非洲北部的穆斯林文化区以及非洲南部的基督。非洲以及阿拉伯地区是世界最悠久的古文明摇篮,远古时代就是高度文明陆,是世界人民的生命起源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位于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孕育了世界两大宗教,集中了阿拉伯地区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地区:第一,北纬30度的岸,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以及突尼斯等国。第二,尼罗河流域,如埃及国。第三,非洲古文明中心的埃塞俄比亚。第四,非洲农业起源地的西非,、加纳等国。第五,濒临印度洋、航运发达的非洲东海岸。非洲的文化遗少的事实与非洲作为人类起源文明地身份不符,这主要是由于非洲的经济落后,投入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中报的资金较少。近几年来非洲地区

空间分布图,文化遗产,非洲,科特迪瓦


}}}444中非非000002555乌干达达}}}555科特迪瓦瓦000002666坦桑尼亚亚{{{666刚果果000002777赞比亚/津巴布韦韦。{{{777埃及及666662888津巴布韦韦{{{sss埃塞俄比亚亚777772999博茨瓦纳纳}}}999加纳纳222223000冈比亚亚{{{1000几内亚/科特迪瓦瓦000003lll苏丹丹1111111肯尼亚亚lllll3222多哥哥1111222利比亚亚555553333毛里求斯斯}}}1333马达加斯加加111113444冈比亚/塞内加尔尔}}}1444马拉维维111113555加篷篷。}}}1555马里里333333666纳米比亚亚}}}1666毛里塔尼亚亚111113777伊拉克克3}}}1777摩洛哥哥888883888约_旦旦}}}1555莫桑比克克111113999黎巴嫩嫩1111999尼日尔尔OOOOO4000阿曼曼4}}}2000尼日利亚亚222224lll叙利亚亚}}}2111塞内加尔尔222224222也门门3匕匕一一一一一4333耳卜路撒冷冷一生(资料来源:笔者根据www.guwh.com/abCde.htm网站资料总结)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磊;世界遗产地旅游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戴永明;基于游客感知的古村落真实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1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81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2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