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空间模式与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06:17
   社会风俗一直是新文化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同时也是研究的焦点问题。但长期以来,学术界把对于社会风俗的研究焦点放在了风俗形成原因、过程和详尽记录的研究上,这方面的成果己经很多。然而对于某个地区、某个民族的社会风俗及社会风俗空间模式的个案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为例,主要研究傣族内部社会风俗由于宗教的差异在空间上的分异及分异形成的不同模式上,以及社会风俗空间模式与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 本文的正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导论,交代了本文的学术选题意义以及本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理论基础以及运用的资料体系。本文所研究的是傣族社会风俗空间模式。现代关于社会风俗的记载很多,而傣族的社会风俗空间的分异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和记录。所以本文主要运用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获得资料,利用村民的口述、民间文书以及通过长达1年的持续观察记录来还原傣族社会风俗的真实性,力求展现一个完整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运用获得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按照生活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习俗、信仰习俗、岁时习俗五个方面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空间的属性进行分析,指出宗教对于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宗教力量下傣族社会内部社会风俗属性的分类。 第三章主要是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空间的分异情况展开论述,阐述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空间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傣族社会风俗空间分为“南传上座部佛教模式”、“基督教模式”、“伊斯兰教模式”三种模式,并指出其空间特征。 第四章则对三种模式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指出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并分析不同模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章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相关旅游产品,以实例说明主流空间及非主流下的风俗产品应该如何开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产品体系总体设计思路,并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风俗空间模式与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六章结语部分。结语中对文章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且提出文章当中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 本文的附录为在西双版纳做田野调查时的部分访谈记录。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空间模式,研究情况


通过对国内权威的知识文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的搜索,检索到近十年来与空间模式相关度较高的期刊文章及学位文献42篇。由下图1.1,可以看到国内研究空间模式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学校空间模式研究上,其余的空间模式如园林、剧场空间模式则涉及较少,而唯一和社会社会风俗相关的仅出现了一篇风水空间模式的文章。城市、商业区25nU乃工n︸JqO‘9自学校8剧场3风水1研究类别图1.1近十年来我国空间模式研究情况(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商业、居住空间模式

空间分布,社会风俗,西双版纳傣族,空间分布


间理论的角度出发,不以定量为目的,只对西双版纳风俗空间模式本身的分异、空间上的分布和风俗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图3.1显示了西双版纳部分地区,并展现了西双版纳地区三种风俗空间模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和特征。上曼达奋异声扣杏曼荒炸.。曼赛因‘曼短产、\.。曼峦回‘~‘群飞:雄贫一/一\\‘曼戈龙~侧夕、\\。泡毛、、厂—、一吠。札中补、\、\、训‘曼先寨镇秀、必目︷劲叮\‘允昌︵‘。,乡j今‘曼州、才命赢撬狼井盛。垦给拉枯寨县压曼秘‘曼勒厂哄霆半鳗/,塑‘_了平早兴曼扫刀丫汀.勤海《、岁夕‘曼庄人曼贺。拉枯寨。回雄应。曼丹迈盛。曼l农喊。小氏*.。贺南二‘,心影。。~赫理占哥告。’、宁一幽曼弄较。曼列.。南金咀老寨。曼么嘿一_百旗涵亩呼硬算鳗息罕、妙月轩山庄·巴奇‘旦飞龙如…i格j叹r.甘盯rp阵目︸j卫,门,!么,哈尼族乡志曼纠龙。砂药‘里巴果.加曼响.伊斯兰教.基督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全有,景东升;近十年来的中国近代风俗史研究综述[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侯松涛;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习俗变迁[J];北京党史;2002年04期

3 王诚民;梁洪涛;;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7年01期

4 谢学旗;论“养民知耻”与社会风俗之美[J];沧桑;2005年05期

5 赵颖;;从近代服饰变迁透视社会风俗移易[J];沧桑;2006年01期

6 周庆华;;陕北城镇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及城乡空间模式[J];城市规划;2006年02期

7 孙施文;;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翻转——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评论[J];城市规划;2007年08期

8 陈宏,刘沛林;风水的空间模式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1995年04期

9 吕连琴;;谈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的理念和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3期

10 朱明勋;;从《颜氏家训》看南北朝时期的某些社会风俗[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磊磊;高校交往空间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2 马吉兵;社会习俗与文学叙事[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峰;我国大学生宿舍空间模式与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唐莉;街道边缘空间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蔡燕萍;基于RMP模式的无锡国际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D];扬州大学;2008年

6 刘文军;石家庄市旅游产品研究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琳;桂林旅游产品转型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黄秋霞;郑州市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陆明洁;德阳工业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1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81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9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