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1-07 18:14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州、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5、2009、2013、2017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定量分析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呈现H-H和L-L集聚分布的空间态势,其中L-L集聚区范围不断缩小,H-H集聚区从黄河下游地区向黄河中游地区逐渐延伸;②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缩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不断增强,东—西向成为其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方向;③交通区位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黄河流域各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黄河流域地市(州、盟)区位图
糜畏?裆枋┒哉庑┑厍?糜尉?梅⒄?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此类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对旅游服务设施具有高度的依赖度,今后应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设施的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旅游发展潜力。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和甘肃省,影响系数范围为0.2269~0.4345之间,表明旅游服务设施对这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低,此类区域位于落后的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和市场发育程度均较低,限制了旅游的接待能力,难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今后应继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图4黄河流域GWR模型影响因子的回归系数空间分异Fig.4SpatialdifferentiationofregressioncoefficientsofimpactfactorsoftheGWRmodelintheYellowRiverbasin第4期薛明月,王成新,赵金丽,等: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25表6GWR模型回归系数的描述性统计Tab.6DescriptivestatisticsofregressioncoefficientsofGWRmodel模型参数公路密度星级饭店数量旅游资源综合得分最大值0.2530.6910.545最小值0.0600.1760.227平均值0.1270.5560.460上四分位值0.1360.5840.470下四分位值0.1170.5280.449中位值0.1070.5980.466表4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OLS回归结果Tab.4OLSregressionresultsoftourismeconomicdifferencesintheYellowRiverbasin模型参数人均GDP公路密度第三产业占比星级饭店数量旅游资源综合得分R2AdjustedR2JoinF(P)Jarque-BeraTestAICC系数0.0630.1430.0710.5230.512T值1.1904.1121.3886.8546.672P值0.2370.000*0.1690.000*0.000*0.8490.8400.000*19.8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陆地边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张生瑞,王英杰,鞠洪润,钟林生. 地理研究. 2020(02)
[2]基于新经济地理“3D”框架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鄢慧丽,徐帆,熊浩,王雅茜. 人文地理. 2020(01)
[3]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变化对经济发展平衡性的影响[J]. 马丽君,张家凤. 经济地理. 2020(01)
[4]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张鲜鲜,左颖,李婧晗,晋秀龙. 统计与决策. 2020(01)
[5]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周期的动态路径演化识别[J]. 隋建利,张亿萍. 旅游学刊. 2020(01)
[6]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J]. 薛晨浩,任婕,李陇堂.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6)
[7]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格局及影响因素识别[J]. 杨忍,罗秀丽,陈燕纯.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8]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基于入境旅游时空差异视角的西北五省国际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研究[J]. 马斌斌,陈兴鹏,鲁小波,蒲利利,郭子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9]边疆旅游地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变迁及驱动机制研究——新疆案例[J]. 朱怡婷,熊黑钢,白洋,杨丽,曹开军,唐金稳. 干旱区地理. 2019(02)
[10]中国31省市国内旅游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J]. 朱海艳,孙根年,李君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5)
本文编号:2963013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黄河流域地市(州、盟)区位图
糜畏?裆枋┒哉庑┑厍?糜尉?梅⒄?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此类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对旅游服务设施具有高度的依赖度,今后应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设施的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旅游发展潜力。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和甘肃省,影响系数范围为0.2269~0.4345之间,表明旅游服务设施对这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低,此类区域位于落后的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和市场发育程度均较低,限制了旅游的接待能力,难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今后应继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图4黄河流域GWR模型影响因子的回归系数空间分异Fig.4SpatialdifferentiationofregressioncoefficientsofimpactfactorsoftheGWRmodelintheYellowRiverbasin第4期薛明月,王成新,赵金丽,等: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25表6GWR模型回归系数的描述性统计Tab.6DescriptivestatisticsofregressioncoefficientsofGWRmodel模型参数公路密度星级饭店数量旅游资源综合得分最大值0.2530.6910.545最小值0.0600.1760.227平均值0.1270.5560.460上四分位值0.1360.5840.470下四分位值0.1170.5280.449中位值0.1070.5980.466表4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OLS回归结果Tab.4OLSregressionresultsoftourismeconomicdifferencesintheYellowRiverbasin模型参数人均GDP公路密度第三产业占比星级饭店数量旅游资源综合得分R2AdjustedR2JoinF(P)Jarque-BeraTestAICC系数0.0630.1430.0710.5230.512T值1.1904.1121.3886.8546.672P值0.2370.000*0.1690.000*0.000*0.8490.8400.000*19.8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陆地边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张生瑞,王英杰,鞠洪润,钟林生. 地理研究. 2020(02)
[2]基于新经济地理“3D”框架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鄢慧丽,徐帆,熊浩,王雅茜. 人文地理. 2020(01)
[3]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变化对经济发展平衡性的影响[J]. 马丽君,张家凤. 经济地理. 2020(01)
[4]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张鲜鲜,左颖,李婧晗,晋秀龙. 统计与决策. 2020(01)
[5]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周期的动态路径演化识别[J]. 隋建利,张亿萍. 旅游学刊. 2020(01)
[6]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J]. 薛晨浩,任婕,李陇堂.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6)
[7]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格局及影响因素识别[J]. 杨忍,罗秀丽,陈燕纯.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8]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基于入境旅游时空差异视角的西北五省国际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研究[J]. 马斌斌,陈兴鹏,鲁小波,蒲利利,郭子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9]边疆旅游地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变迁及驱动机制研究——新疆案例[J]. 朱怡婷,熊黑钢,白洋,杨丽,曹开军,唐金稳. 干旱区地理. 2019(02)
[10]中国31省市国内旅游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J]. 朱海艳,孙根年,李君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5)
本文编号:2963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6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