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形成与疏导
发布时间:2021-01-09 15:23
旅游开发与发展中当地居民相对剥夺感及以此为基础的消极行为选择是阻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问题较为突出的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田野研究,发现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形成是因为在利益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所产生的差异认知与心理失衡。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存在及不满情绪的增强会导致系列不规范行为的产生,并进一步阻碍当地旅游业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居民享有旅游红利的分配机制,畅通居民参与旅游事务的沟通渠道,以及引导居民选择旅游获益的参照体系是调适和规避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从认知、情感到行动:演进路径
(一)认知:心理失衡
(二)情感:相对剥夺
(三)行动:行为失范
三、横向对比与纵向权衡:行为逻辑
(一)基于群体横向对比的旅游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1.群体内部的相对剥夺感
2.群体间的相对剥夺感
(二)基于个体纵向对比的旅游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1.个体历史相对剥夺感
2.个体预期相对剥夺感
四、从相对剥夺到相对满意:疏导机制
(一)公正保障:健全居民享有旅游红利的分配机制
(二)话语表达:畅通居民参与旅游事务的沟通渠道
(三)身份认同:引导居民选择旅游获益的参照体系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构建研究[J]. 张琼. 农业经济. 2019(12)
[2]相对剥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居民不规范行为研究——以江西婺源县李坑、思溪为例[J]. 王文辉,白冰,张茵. 地理科学. 2019(11)
[3]深度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构建[J]. 唐承财,万紫微,孙孟瑶,卓玛措,马金刚,李子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1)
[4]景区内的贫困:旅游扶贫的权力视角与解释[J]. 何莽,李靖雯. 旅游学刊. 2019(08)
[5]相对剥夺视角下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以贵州兴义万峰林社区为例[J]. 笪玲,刘晓鹰.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2)
[6]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理论模型[J]. 张大钊,曾丽. 旅游学刊. 2019(02)
[7]非惯常环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基于相对剥夺理论视角的扎根研究[J]. 廖维俊,何有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6)
[8]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8(04)
[9]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及其疏导研究——基于恩施州5个贫困村的调查[J]. 卢世菊,江婕,余阳. 学习与实践. 2018(01)
[10]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地居民社会公正感知研究[J]. 郑焱,刘焱. 决策与信息. 2016(11)
本文编号:2966915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从认知、情感到行动:演进路径
(一)认知:心理失衡
(二)情感:相对剥夺
(三)行动:行为失范
三、横向对比与纵向权衡:行为逻辑
(一)基于群体横向对比的旅游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1.群体内部的相对剥夺感
2.群体间的相对剥夺感
(二)基于个体纵向对比的旅游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1.个体历史相对剥夺感
2.个体预期相对剥夺感
四、从相对剥夺到相对满意:疏导机制
(一)公正保障:健全居民享有旅游红利的分配机制
(二)话语表达:畅通居民参与旅游事务的沟通渠道
(三)身份认同:引导居民选择旅游获益的参照体系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构建研究[J]. 张琼. 农业经济. 2019(12)
[2]相对剥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居民不规范行为研究——以江西婺源县李坑、思溪为例[J]. 王文辉,白冰,张茵. 地理科学. 2019(11)
[3]深度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构建[J]. 唐承财,万紫微,孙孟瑶,卓玛措,马金刚,李子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1)
[4]景区内的贫困:旅游扶贫的权力视角与解释[J]. 何莽,李靖雯. 旅游学刊. 2019(08)
[5]相对剥夺视角下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以贵州兴义万峰林社区为例[J]. 笪玲,刘晓鹰.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2)
[6]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应对方式理论模型[J]. 张大钊,曾丽. 旅游学刊. 2019(02)
[7]非惯常环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基于相对剥夺理论视角的扎根研究[J]. 廖维俊,何有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6)
[8]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8(04)
[9]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及其疏导研究——基于恩施州5个贫困村的调查[J]. 卢世菊,江婕,余阳. 学习与实践. 2018(01)
[10]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地居民社会公正感知研究[J]. 郑焱,刘焱. 决策与信息. 2016(11)
本文编号:2966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6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