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1-18 19:37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旅游资源学、环境承载力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承载力、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三个方面对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评价分别从整体、景区、景点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得到如下结果:(1)在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层面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分值为7.87,这表明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为I级。在自然景观中,植物与山体得分最高,其次为空气质量和水质。(2)在对森林公园五大景区的旅游资源评价层面上,黄捻子景区为A级景区,其它四个景区均为B级景区,虽然B级景区占到了80%,属同一等级,但景观效果各有不同。(3)在景点评价层面上,森林公园拥有地景39处,水景15处,植物景观13处,人文景观11处,天象景点6处。在这些景点中,I级有28处,II级有32处,III级有9处,占全部景点的13%。通过对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得出森林公园的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状况,以及各个景区环境承载力有利度的情况。(1)在调查、统计与计算了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1. 引言
2. 综述
    2.1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1.1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基本概念、范畴
        2.1.2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动态
    2.2 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2.3 森林公园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综述
3. 研究区概况
4. 研究方法与手段
    4.1 研究技术路线
    4.2 研究方法
        4.2.1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4.2.2 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方法
        4.2.3 旅游适应性分析方法
5.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研究
    5.1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定性评价
        5.1.1 自然景观
            5.1.1.1 山体
            5.1.1.2 水体
            5.1.1.3 植被
            5.1.1.4 动物
        5.1.2 人文景观
        5.1.3 旅游环境质量
            5.1.3.1 旅游气候
            5.1.3.2 空气质量
            5.1.3.3 水质
        5.1.4 开发利用条件
            5.1.4.1 区位特性与交通条件
            5.1.4.2 与附近其他景点的组合
    5.2 冶力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
        5.2.1 定量评价方法
        5.2.2 评价指标的建立及量化
        5.2.3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分级量化标准
        5.2.4 冶力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
    5.3 各景区综合评价
        5.3.1 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
        5.3.2 各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5.4 森林公园景点评价
        5.4.1 景点资源的含义
        5.4.2 景点评价的意义
        5.4.3 景点定量评价的方法
        5.4.4 景点评价的结果
    5.5 冶力关森林公园适宜旅游项目的选择
6.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环境承载力研究
    6.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组成系统
        6.1.1 生态环境承载力
        6.1.2 居民心理承载力
        6.1.3 经济承载力
        6.1.4 资源空间承载力
            6.1.4.1 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测算方法
                6.1.4.1.1 总量模型
                6.1.4.1.2 流速——流量模型
                6.1.4.1.3 日游客容量及年游客容量计算
        6.1.5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
    6.2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实现
        6.2.1 生态环境承载力(EEBC)计算
        6.2.2 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PEBC)的计算
        6.2.3 经济承载力(DEBC)计算
        6.2.4 资源空间承载力(REBC)计算
            6.2.4.1 总量模型对各个景区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
            6.2.4.2 流速——流量模型对各个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计算结果
                6.2.4.2.1 东峡景区
                6.2.4.2.2 冶海景区
                6.2.4.2.3 黑河景区
                6.2.4.2.4 黄捻子景区
                6.2.4.2.5 西峡景区
    6.3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环境承载力有利度分析
    6.4 关于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讨论与建议
7.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研究
    7.1 评价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7.1.2 评价结构的构建
        7.1.3 自然环境旅游适应性评价步骤
            7.1.3.1 定义评价单元
            7.1.3.2 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单因子分级评价
            7.1.3.3 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综合分析
            7.1.3.4 绘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旅游适应性评价图
        7.1.4 评价分级标准
        7.1.5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7.2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旅游适应性主成分分析
        7.2.1 地质环境旅游适应性
            7.2.1.1 森林公园地质地貌旅游适宜性定性评价
            7.2.1.2 森林公园地质地貌旅游适应性定量评价
        7.2.2 气候气象旅游适应性
            7.2.2.1 气候气象旅游适应性评价内容
            7.2.2.2 气候气象旅游适应性评价指标
            7.2.2.3 气候气象旅游适应性评价结果
                7.2.2.3.1 气候气象旅游适应性定性评价
                7.2.2.3.2 气候气象旅游适应性定量评价
        7.2.3 空气质量旅游适应性
            7.2.3.1 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状况评价
            7.2.3.2 森林公园空气粉尘状况评价
            7.2.3.3 空气细菌含量评价
                7.2.3.3.1 空气细菌含量旅游适应性评价标准
                7.2.3.3.2 空气细菌含量测量结果
                7.2.3.3.3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空气旅游适宜性评价结果
        7.2.4 生物环境旅游适应性
            7.2.4.1 物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
            7.2.4.2 生物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结果
        7.2.5 水环境质量旅游适应性
            7.2.5.1 选取标准
            7.2.5.2 选取指标
            7.2.5.3 评价结果
        7.2.6 声环境
            7.2.6.1 声环境评价标准
            7.2.6.2 声环境评价结果
    7.3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旅游适应性综合分析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有关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的若干问题
        8.2.2 有关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8.2.3 有关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J]. 杨尚英.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05)
[2]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评测研究[J]. 严密,张启翔,刘雁琪,练丽.  河北林业科技. 2005(02)
[3]环渤海地区旅游气候资源评价[J]. 李秋,仲桂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02)
[4]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J]. 万新南,刘家铎,蔡劲松.  地球科学进展. 2004(S1)
[5]风景林植物群落质量的综合评价[J]. 王菁黎,罗菊春.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04)
[6]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与管理[J]. 欧阳勋志,廖为明,彭世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02)
[7]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J]. 杨锐.  旅游学刊. 2003(05)
[8]雾灵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 张维梅,秦安臣,冯学全,李东义,黄大庄,刘树忠.  河北林果研究. 2003(02)
[9]森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与价值评估[J]. 陈遐林.  林业经济. 2003(01)
[10]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待开发景区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贵州东风湖为例[J]. 王剑,熊康宁,殷红梅,彭建.  中国岩溶. 2002(04)



本文编号:2985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85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c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