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演变:以南岗古排“复兴”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8 00:39
基于田野调查,在村落转型过程中以"人—村"离合的视角考察了南岗古排旅游开发模式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南岗古排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村民、地方政府以及外来企业等不同主体的行动策略分析,认为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实践中,地方政府和外来企业一定要尊重当地村民的主体性地位,实现政府和外来企业以及当地村民三者间的良性联动。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2(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南岗古排概况
三、古排的衰落与再生:从“人—村分离”到“人—村重组”
四、“人—村再融合”与古排的复兴
(一)政府主导的开发阶段
(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开发阶段
(三)企业主营政府协助的开发阶段
(四)政府、企业、村民三方联动的开发阶段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主体参与下传统村落的共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苏州太湖东山3个古村落为例[J]. 杨晟,徐怡,陈丹祺,李素琴,詹子玙.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8)
[2]传统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的实证研究——以郭亮村为例[J]. 陶玉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3]文化空间视阈下的传统村落可持续性保护——以湘西凤凰为例[J]. 艾菊红. 民族学刊. 2017(03)
[4]边界与纽带:社区、家园遗产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以广东连南南岗千年瑶寨为例[J]. 盘小梅,汪鲸.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2)
[5]论人类学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J]. 谢萍,朱德亮.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6)
[6]基于多维属性整合的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历史文化名村为例[J]. 李连璞. 人文地理. 2013(04)
[7]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 陈志永,梁涛,吴亚平.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03)
[8]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J]. 魏成. 南方建筑. 2009(04)
[9]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刘洪丽. 消费导刊. 2008(17)
本文编号:3038786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2(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南岗古排概况
三、古排的衰落与再生:从“人—村分离”到“人—村重组”
四、“人—村再融合”与古排的复兴
(一)政府主导的开发阶段
(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开发阶段
(三)企业主营政府协助的开发阶段
(四)政府、企业、村民三方联动的开发阶段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主体参与下传统村落的共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苏州太湖东山3个古村落为例[J]. 杨晟,徐怡,陈丹祺,李素琴,詹子玙.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8)
[2]传统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的实证研究——以郭亮村为例[J]. 陶玉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3]文化空间视阈下的传统村落可持续性保护——以湘西凤凰为例[J]. 艾菊红. 民族学刊. 2017(03)
[4]边界与纽带:社区、家园遗产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以广东连南南岗千年瑶寨为例[J]. 盘小梅,汪鲸.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2)
[5]论人类学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J]. 谢萍,朱德亮.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6)
[6]基于多维属性整合的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历史文化名村为例[J]. 李连璞. 人文地理. 2013(04)
[7]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 陈志永,梁涛,吴亚平.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03)
[8]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J]. 魏成. 南方建筑. 2009(04)
[9]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刘洪丽. 消费导刊. 2008(17)
本文编号:3038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3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