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14:4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行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农村地区陆续出现了一批社区经济发达的村庄,如华西村、南街村等。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强大的集体财富和高于普通村庄的富裕程度吸引着世人的眼球。据统计,每年到华西村的游客约有100万人次,到南街村的游客也有50万人左右。本文试图通过总结明星村的共同特征,结合乡村旅游的相关内容,对明星村的独特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全文共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文献综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部分为乡村旅游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一些基本内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明星村的概况,其中包括明星村的概念、内涵、形成、及明星村的分类和共同特征,最后介绍了明星村旅游的形成、旅游资源的构成、独特特征和价值功能。第四部分是明星村旅游资源的评价。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第五部分是案例研究。该部分以河南省南街村为例,通过对南街村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南街村发展旅游业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简单归纳总结。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
1.3.2 有关明星村旅游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
2.1 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2.2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2.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2.2.2 乡村旅游的内涵
2.3 乡村旅游的分类
2.3.1 按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划分
2.3.2 按空间分布状况划分
2.3.3 按科技含量来划分
2.4 乡村旅游的模式
2.5 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2.5.1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
2.5.2 旅游过程的高参与性
2.5.3 旅游资源利用的保护性即可持续性
2.5.4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及地域多样性
2.5.5 活动对象的质朴性
2.5.6 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
2.6 乡村旅游资源
2.6.1 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
2.6.2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
2.6.3 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
3 明星村旅游
3.1 明星村
3.1.1 明星村的概念和内涵
3.1.2 明星村的形成
3.1.3 明星村的共同特征
3.1.4 明星村的分类
3.2 明星村旅游
3.2.1 旅游的形成
3.2.2 旅游资源的构成
3.2.3 旅游资源的独特特征
3.2.4 明星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功能
4 明星村旅游资源评价
4.1 定性评价
4.1.1 影响力评价
4.1.2 特色评价
4.1.3 市场评价
4.2 定量评价
4.2.1 单体评价
4.2.2 综合评价
5 明星村旅游资源开发
5.1 明星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5.1.1 为中国农村提供了发展思路
5.1.2 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5.1.3 促进明星村更好的发展
5.2 明星村旅游开发的原则
5.2.1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5.2.2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突出特色的原则
5.2.3 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原则
5.2.4 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则
5.2.5 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
5.2.6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
5.2.7 立足长远的原则
5.3 明星村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5.3.1 观光休闲游
5.3.2 务农参与型旅游
5.3.3 修学旅游
5.3.4 工业旅游
5.4 明星村旅游开发模式
5.4.1 所有者自主经营
5.4.2 个人承包经营
5.4.3 旅游企业承包经营
6 案例研究-以临颍县南街村为例
6.1 南街村概况
6.2 南街村旅游资源介绍及评价
6.2.1 南街村旅游资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6.2.2 南街村旅游资源介绍
6.2.3 南街村旅游资源评价
6.3 南街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6.3.1 客源现状
6.3.2 旅游形象现状
6.4 南街村旅游业SWOT 分析
6.4.1 优势分析
6.4.2 劣势分析
6.4.3 发展机遇
6.4.4 面临挑战
6.5 南街村旅游开发对策
6.5.1 做好旅游总体规划
6.5.2 做好旅游形象策划
6.5.3 做好旅游节庆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6.5.4 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6.5.5 加强区域联合开发
6.5.6 加快人才的培养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邛崃市鹤鸣村为例[J]. 税伟,陈烈,王山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03)
[2]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 邱海蓉.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05)
[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邹统钎. 旅游学刊. 2005(03)
[4]试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J]. 朱东国,阎友兵. 文史博览. 2005(08)
[5]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 王宏星,崔凤军.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5(01)
[6]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 刘红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7]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 王瑞花,张兵,尹弘.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02)
[8]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J]. 史本林.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1)
[9]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刘爱服. 旅游学刊. 2005(01)
[10]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 地理科学. 2004(06)
硕士论文
[1]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 刘红艳.中南林学院 2001
本文编号:3041262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
1.3.2 有关明星村旅游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
2.1 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2.2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2.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2.2.2 乡村旅游的内涵
2.3 乡村旅游的分类
2.3.1 按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划分
2.3.2 按空间分布状况划分
2.3.3 按科技含量来划分
2.4 乡村旅游的模式
2.5 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2.5.1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
2.5.2 旅游过程的高参与性
2.5.3 旅游资源利用的保护性即可持续性
2.5.4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及地域多样性
2.5.5 活动对象的质朴性
2.5.6 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
2.6 乡村旅游资源
2.6.1 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
2.6.2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
2.6.3 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
3 明星村旅游
3.1 明星村
3.1.1 明星村的概念和内涵
3.1.2 明星村的形成
3.1.3 明星村的共同特征
3.1.4 明星村的分类
3.2 明星村旅游
3.2.1 旅游的形成
3.2.2 旅游资源的构成
3.2.3 旅游资源的独特特征
3.2.4 明星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功能
4 明星村旅游资源评价
4.1 定性评价
4.1.1 影响力评价
4.1.2 特色评价
4.1.3 市场评价
4.2 定量评价
4.2.1 单体评价
4.2.2 综合评价
5 明星村旅游资源开发
5.1 明星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5.1.1 为中国农村提供了发展思路
5.1.2 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5.1.3 促进明星村更好的发展
5.2 明星村旅游开发的原则
5.2.1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5.2.2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突出特色的原则
5.2.3 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原则
5.2.4 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则
5.2.5 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
5.2.6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
5.2.7 立足长远的原则
5.3 明星村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5.3.1 观光休闲游
5.3.2 务农参与型旅游
5.3.3 修学旅游
5.3.4 工业旅游
5.4 明星村旅游开发模式
5.4.1 所有者自主经营
5.4.2 个人承包经营
5.4.3 旅游企业承包经营
6 案例研究-以临颍县南街村为例
6.1 南街村概况
6.2 南街村旅游资源介绍及评价
6.2.1 南街村旅游资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6.2.2 南街村旅游资源介绍
6.2.3 南街村旅游资源评价
6.3 南街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6.3.1 客源现状
6.3.2 旅游形象现状
6.4 南街村旅游业SWOT 分析
6.4.1 优势分析
6.4.2 劣势分析
6.4.3 发展机遇
6.4.4 面临挑战
6.5 南街村旅游开发对策
6.5.1 做好旅游总体规划
6.5.2 做好旅游形象策划
6.5.3 做好旅游节庆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6.5.4 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6.5.5 加强区域联合开发
6.5.6 加快人才的培养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邛崃市鹤鸣村为例[J]. 税伟,陈烈,王山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03)
[2]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 邱海蓉.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05)
[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邹统钎. 旅游学刊. 2005(03)
[4]试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J]. 朱东国,阎友兵. 文史博览. 2005(08)
[5]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 王宏星,崔凤军.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5(01)
[6]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 刘红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7]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 王瑞花,张兵,尹弘.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02)
[8]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J]. 史本林.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1)
[9]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刘爱服. 旅游学刊. 2005(01)
[10]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 地理科学. 2004(06)
硕士论文
[1]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 刘红艳.中南林学院 2001
本文编号:3041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4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