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03:36
伴随着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和兴旺,旅游产业面貌不断改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的业态层出不穷。世界上大量涌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本文以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为指导,在对产业集群内涵界定、构成要素与特征、形成方式和分类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形成机制和竞争优势。针对新疆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且布局相对集中,产业体系不完善,综合竞争力不强等发展现状,采用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和赫芬贝尔指数对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程度进行评价,针对新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新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可行性。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影响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六大因素:旅游资源、旅游需求状况、发展旅游业的机遇、旅游支持及相关产业实体、旅游企业结构及竞争、政府角色,并结合这六大要素提出了旅游产业开发链延伸模式、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旅游“航母”模式和政府推动模式等新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几种可利用模式以及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结构构想。分近期和远期,对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进行了规划。最后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章研究思路图脉Fig1-1Thechartarteriesofarticleresearchmentality
哈密、喀什、和田、伊犁、阿勒泰、克拉玛依、库尔勒、阿克苏为区域旅游发展极点的三条景观轴。第一条景观轴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同国道 312 经过的哈密、吐鲁番、伊犁;第二条景观轴是以阿克苏为中心连同国道 314 经过的库尔勒、喀什以及临近的和田;第三条景观轴是以阿勒泰为中心连同国道 217 经过的克拉玛依。三圈是指以乌鲁木齐、喀什、伊犁为核心的中心协作圈、以其他地州市为范围的外围拓展圈以及新疆周边地区或临近国家为范围的边缘辐射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酒店业实施大规模定制服务的路径[J]. 张博,杨振兴.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8(09)
[2]产业集群的重新分类与相应发展政策[J]. 高全顺,李建德,程芸.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3]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困惑:资源优势与区位劣势[J]. 刁春游,徐华君,张靓靓. 资源与产业. 2007(06)
[4]旅游产业集群:提升黄山市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何玉荣,卢剑鸿. 黄山学院学报. 2007(01)
[5]基于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理论的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J]. 黄柯,祝建军,蒲素. 经济地理. 2006(06)
[6]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可行性研究[J]. 龙勤,文冰. 中国林业经济. 2006(06)
[7]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常叔杰,王苏喜,姜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8]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 张建春. 商业研究. 2006(15)
[9]基于区域竞争力对比的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分析[J]. 黄耀丽,吴兆宁,郑坚强. 干旱区地理. 2006(03)
[10]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 何雄浪. 工业技术经济. 2006(04)
博士论文
[1]产业集群的识别、测度和绩效评价研究[D]. 张淑静.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8333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章研究思路图脉Fig1-1Thechartarteriesofarticleresearchmentality
哈密、喀什、和田、伊犁、阿勒泰、克拉玛依、库尔勒、阿克苏为区域旅游发展极点的三条景观轴。第一条景观轴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同国道 312 经过的哈密、吐鲁番、伊犁;第二条景观轴是以阿克苏为中心连同国道 314 经过的库尔勒、喀什以及临近的和田;第三条景观轴是以阿勒泰为中心连同国道 217 经过的克拉玛依。三圈是指以乌鲁木齐、喀什、伊犁为核心的中心协作圈、以其他地州市为范围的外围拓展圈以及新疆周边地区或临近国家为范围的边缘辐射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酒店业实施大规模定制服务的路径[J]. 张博,杨振兴.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8(09)
[2]产业集群的重新分类与相应发展政策[J]. 高全顺,李建德,程芸.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3]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困惑:资源优势与区位劣势[J]. 刁春游,徐华君,张靓靓. 资源与产业. 2007(06)
[4]旅游产业集群:提升黄山市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何玉荣,卢剑鸿. 黄山学院学报. 2007(01)
[5]基于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理论的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J]. 黄柯,祝建军,蒲素. 经济地理. 2006(06)
[6]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可行性研究[J]. 龙勤,文冰. 中国林业经济. 2006(06)
[7]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常叔杰,王苏喜,姜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8]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 张建春. 商业研究. 2006(15)
[9]基于区域竞争力对比的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分析[J]. 黄耀丽,吴兆宁,郑坚强. 干旱区地理. 2006(03)
[10]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 何雄浪. 工业技术经济. 2006(04)
博士论文
[1]产业集群的识别、测度和绩效评价研究[D]. 张淑静.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8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6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