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华山核心景区空间构建中的华夏文化特质传承初探

发布时间:2021-03-15 08:59
  文化是在人类历史上,在生存生活环境的物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和物质的总和。它作为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内在层面上影响着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类精神层面上的行为。我国传统文化风景区作为人们精神游赏生活物质结构的一种载体,在其空间艺术构建中,淋漓尽致的体现着华夏文化价值,在整个风景区游赏行为的空间结构组织进行着精神上的升华,使之从简单的物质游赏到深层次的精神愉悦,从“宜人”、“怡人”,甚至到“冶人”。华夏文化赋予了风景区有形和无形物质价值,营建了人类社会环境中具有华夏文化特质的游憩生活空间。然而在现代风景名胜区规划中,越来越多的西方元素被强加到其中,使华夏文化无论是在完整性还是在连续性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那么如何继承与发扬华夏文化特质,体现中华民族特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规划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华山核心景区空间构建中的历史文化传承,它通过四个层面来表达:远古的拜山文化、道宗文化、武侠文化和山水文化。华山在先民时代就与西镇吴山先后成为华夏民族的祖山,是生命崇拜的象征,二者又同位于关中区域,素有“二话同高”的说法。在核心景区的整个空间构建中...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华山核心景区空间构建中的华夏文化特质传承初探


华山游赏人群(图片来源:自摄)

华山核心景区空间构建中的华夏文化特质传承初探


秋季的华山(图片来源:2004年华山总规修编)

华山核心景区空间构建中的华夏文化特质传承初探


冬季的华山(图片来源:2004年华山总规修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中地域历史文脉考论[J]. 汤道烈,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2]禅宗的审美意义及其历史内涵[J]. 谢思炜.  文艺研究. 1997(05)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园林之文化关联探析[D]. 戴秋思.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83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83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