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otelling模型的游憩者对城市公益性公园选择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22:46
文章对利用Hotelling模型开展城市公益性公园选择行为研究的适用性及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4种假设公园竞合关系下的Hotelling模型进行演算和实证分析,探讨了交通成本、游憩产品价格、信息获取和决策成本等经济因素对游憩者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较低的单位交通成本有利于游憩者对公园的选择,其对游憩产品价格的制定和协调产生一定影响,也是衡量信息获取和决策成本大小的重要参照指标。(2)当信息获取和决策成本对游憩者选择行为影响对等时,有利于游憩者合理分流;若不对等,就会削弱该成本较高的公园的吸引力,同时,该成本会对游憩产品价格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3)两个区级公园或市级公园内游憩产品价格的差价对游憩者选择行为有重要影响,差价越大就越有利于提高游憩产品价格低的公园的吸引力,但不合理游憩产品价格差价会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游憩项目的可持续经营和对游憩者的合理分流。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1)将游憩者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影响因素作为科学选址的重要依据;(2)丰富和优化城市交通体系;(3)加强新建公园信息传播,并控制传播平衡;(4)合理制定游憩项目土地租赁价格等。
【文章来源】:林业经济. 2020,42(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城市公益性公园三层次空间布局
(2)假设在城市或某个区域中存在公园A和公园B 2个公益性公园,分别位于长度为1的线性空间两端,公园A位于左端点a处,公园B位于右端点b处(图2)。除区位和交通成本不同外,公园A与公园B是同质的(即属于同一级别的公益性公园,且游憩项目类型基本相同),游憩者每次只去一个公园。2个公园服务范围存在重叠区(即存在竞合关系),基于Hotelling模型存在无差异位置。(3)假设交通成本是游憩者到公园距离的线性函数。鉴于游憩者交通经济成本的差异性,假设游憩者到公园A、公园B的单位交通成本分别为ta、tb,位置在X的游憩者抵达2个公园所花费的交通费用分别为tax、tb(1-x);假设每个理性的游憩者都倾向于选择离自己更近的公园。对于公园规划选址而言,就是在线性城市空间上选择一个对本公园有利的位置,以满足游憩者需求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园设施利用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服务半径和空间承载力的城市公园服务力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赵松婷,刘秀萍,李新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19(22)
[2]城市公园的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模型研究——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J]. 林广思,李雪丹,茌文秀. 风景园林. 2019(06)
[3]论公益性公园的商业经营[J]. 陈婷.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4)
[4]基于游憩机会谱理论的城市公园体系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 王敏,彭英. 规划师. 2017(06)
[5]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J]. 陈耀华,黄丹,颜思琦. 地理科学. 2014(03)
[6]诗情画意 绵延十里[J]. 蓉钰. 绿色中国. 2013(06)
[7]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J]. 刘常富,李小马,韩东. 生态学报. 2010(19)
[8]基于消费者消费能力差异的Hotelling博弈模型[J]. 彭靖,马军海,程相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9]Hotelling模型再探讨[J]. 高建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基于Hotelling模型的网络外部性研究[J]. 丁国荣.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4(05)
硕士论文
[1]公益性视角下城市公园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 戴智杰.广西大学 2016
[2]基于服务半径和空间承载力的城市公园服务力分析[D]. 杨江鹏.福建农林大学 2014
[3]Hotelling模型的拓展研究及博弈分析[D]. 王广玲.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1569
【文章来源】:林业经济. 2020,42(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城市公益性公园三层次空间布局
(2)假设在城市或某个区域中存在公园A和公园B 2个公益性公园,分别位于长度为1的线性空间两端,公园A位于左端点a处,公园B位于右端点b处(图2)。除区位和交通成本不同外,公园A与公园B是同质的(即属于同一级别的公益性公园,且游憩项目类型基本相同),游憩者每次只去一个公园。2个公园服务范围存在重叠区(即存在竞合关系),基于Hotelling模型存在无差异位置。(3)假设交通成本是游憩者到公园距离的线性函数。鉴于游憩者交通经济成本的差异性,假设游憩者到公园A、公园B的单位交通成本分别为ta、tb,位置在X的游憩者抵达2个公园所花费的交通费用分别为tax、tb(1-x);假设每个理性的游憩者都倾向于选择离自己更近的公园。对于公园规划选址而言,就是在线性城市空间上选择一个对本公园有利的位置,以满足游憩者需求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园设施利用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服务半径和空间承载力的城市公园服务力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赵松婷,刘秀萍,李新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19(22)
[2]城市公园的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模型研究——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J]. 林广思,李雪丹,茌文秀. 风景园林. 2019(06)
[3]论公益性公园的商业经营[J]. 陈婷.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4)
[4]基于游憩机会谱理论的城市公园体系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 王敏,彭英. 规划师. 2017(06)
[5]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J]. 陈耀华,黄丹,颜思琦. 地理科学. 2014(03)
[6]诗情画意 绵延十里[J]. 蓉钰. 绿色中国. 2013(06)
[7]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J]. 刘常富,李小马,韩东. 生态学报. 2010(19)
[8]基于消费者消费能力差异的Hotelling博弈模型[J]. 彭靖,马军海,程相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9]Hotelling模型再探讨[J]. 高建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基于Hotelling模型的网络外部性研究[J]. 丁国荣.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4(05)
硕士论文
[1]公益性视角下城市公园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 戴智杰.广西大学 2016
[2]基于服务半径和空间承载力的城市公园服务力分析[D]. 杨江鹏.福建农林大学 2014
[3]Hotelling模型的拓展研究及博弈分析[D]. 王广玲.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1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4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