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1-08-08 06:32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对于人类文化传播有着积极作用。本文讨论旅游的跨文化交流属性,旅游对于人类跨文化交流发展的意义和旅游这种场景中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探求旅游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间人与人的交流。从古代旅行者到现代旅游者的活动,主观上都有与当地人交流的需求,客观上他们在目的地也必然需要交流。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作为异地性活动的旅游必然是跨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最典型的是国际旅游。东道主和旅游者是这个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前者可分为旅游翻译人员(导游、翻译)、其他旅游业人员、陪同人员、普通当地居民几类,导游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群。交流以人际交流为主,内容涉及多方面。第二章分析旅游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特点。与其他跨文化活动类型相比,旅游对于交流者更具愉悦性、全面性、直接性、广泛性,但也往往具有表面性。理论分析证明它在人类跨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旅游也为推动人类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文化传播。也为更加深刻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条途径。第三章着重讨论旅游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障碍。价值观、社会规范、思维方式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笔者以中国文化...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概述
第二节 旅游的跨文化交流性
一 旅游的交流性
二 旅游的跨文化性
第三节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分析
一交流者的范围
二交流内容和方式
第二章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特点、意义
第一节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一愉悦性
二直接性
三全面性
四广泛性
五表面性
第二节 旅游对于世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三章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第一节 影响旅游中交流的文化差异
一 价值观(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例)
二 社会规范(以非言语交际礼俗规范为例)
三 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例)
第二节 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态度
第三节 促进交流成功的方法
一 交流前准备:知己知彼
二 采用合适的方式交流
三 培养移情和包容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化价值比较分类表
附录2 Liberty Lids 电子邮件
附录3 龙舟会翻译稿
附录4 美国瀑布
附录5 加拿大瀑布
附录6 黄果树风景区简介
附录7 壶口瀑布风景区介绍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英译的现状与问题[J]. 王淑芳,张皓,俞益武,李天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3)
[2]英汉旅游篇章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 杨敏,纪爱梅.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11)
[3]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J]. 田穗文,龙晓明.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07)
[4]游客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之初探[J]. 赵飞羽,明庆忠,王波.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02)
[5]跨文化旅游中文化相互作用的弹簧机制[J]. 欧阳军. 人文地理. 2003(01)
[6]英译旅游材料中的文化处理[J]. 贾顺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7]导游语言与跨文化交际[J]. 欧阳莉,赵萍. 湖南社会科学. 2002(04)
[8]旅游际遇的社会文化意义[J]. 夏正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9]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 张宁. 中国翻译. 2000(05)
[10]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 李蕾蕾.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2)
本文编号:3329421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概述
第二节 旅游的跨文化交流性
一 旅游的交流性
二 旅游的跨文化性
第三节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分析
一交流者的范围
二交流内容和方式
第二章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特点、意义
第一节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一愉悦性
二直接性
三全面性
四广泛性
五表面性
第二节 旅游对于世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三章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第一节 影响旅游中交流的文化差异
一 价值观(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例)
二 社会规范(以非言语交际礼俗规范为例)
三 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例)
第二节 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态度
第三节 促进交流成功的方法
一 交流前准备:知己知彼
二 采用合适的方式交流
三 培养移情和包容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化价值比较分类表
附录2 Liberty Lids 电子邮件
附录3 龙舟会翻译稿
附录4 美国瀑布
附录5 加拿大瀑布
附录6 黄果树风景区简介
附录7 壶口瀑布风景区介绍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英译的现状与问题[J]. 王淑芳,张皓,俞益武,李天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3)
[2]英汉旅游篇章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 杨敏,纪爱梅.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11)
[3]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J]. 田穗文,龙晓明.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07)
[4]游客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之初探[J]. 赵飞羽,明庆忠,王波.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02)
[5]跨文化旅游中文化相互作用的弹簧机制[J]. 欧阳军. 人文地理. 2003(01)
[6]英译旅游材料中的文化处理[J]. 贾顺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7]导游语言与跨文化交际[J]. 欧阳莉,赵萍. 湖南社会科学. 2002(04)
[8]旅游际遇的社会文化意义[J]. 夏正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9]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 张宁. 中国翻译. 2000(05)
[10]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 李蕾蕾.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2)
本文编号:3329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2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