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旅游开发
发布时间:2021-08-24 02:39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其深刻的哲学内涵、高超的营造技术和丰富的审美特征以及独特的民族性而享誉世界,在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古代建筑经过秦汉、唐宋、明清三次建筑高潮,给我们留下了规模宏大、数量惊人、绚丽多彩的建筑艺术宝库,它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发展沿革中形成了以木为主、飞檐斗拱、等级鲜明、群体协调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艺术风格,使儒、道、释以及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在相应时代的建筑物中得到充分的演绎和表露,它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丰碑。 本文试图通过挖掘中国古代建筑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特征,赋予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新的价值,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努力探索一条使之既得到妥善保护又能永续利用的发展途径。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沿革
一、中国古建艺术的萌芽与发展
二、中国古建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三、中国古建艺术的第二高峰期
四、中国古建艺术第三次高峰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宫殿建筑
二、坛庙建筑
三、园林建筑
四、宗教建筑
五、陵墓建筑
六、桥梁建筑
七、军事防御建筑
第三章 中国古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以木为主的建筑特点
二、斗拱形式的使用
三、严格的等级观念
四、丰富的精神寄寓
五、和谐的组合艺术
第四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二、在欣赏过程中受到熏陶,能够培养人的艺术欣赏情趣和能力在建筑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欣赏者可以依次获得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
三、中国古建筑是学习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可以激发爱国主义豪情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旅游开发
一、古代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二、中国古建筑旅游开发的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古代建筑旅游开发的原则
四、古建筑旅游开发的模式探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建筑修复及保护的技术研究[J]. 孙卓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06)
本文编号:3359110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沿革
一、中国古建艺术的萌芽与发展
二、中国古建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三、中国古建艺术的第二高峰期
四、中国古建艺术第三次高峰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宫殿建筑
二、坛庙建筑
三、园林建筑
四、宗教建筑
五、陵墓建筑
六、桥梁建筑
七、军事防御建筑
第三章 中国古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以木为主的建筑特点
二、斗拱形式的使用
三、严格的等级观念
四、丰富的精神寄寓
五、和谐的组合艺术
第四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二、在欣赏过程中受到熏陶,能够培养人的艺术欣赏情趣和能力在建筑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欣赏者可以依次获得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
三、中国古建筑是学习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可以激发爱国主义豪情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旅游开发
一、古代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二、中国古建筑旅游开发的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古代建筑旅游开发的原则
四、古建筑旅游开发的模式探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建筑修复及保护的技术研究[J]. 孙卓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06)
本文编号:3359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5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