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大荔清代李氏家族画像石墓初探

发布时间:2021-10-02 03:42
  大荔清代李氏家族1——4号画像石墓的画像内容与其同时代、同地区的画像内容相比则具有其显著的个性特征,即在其大众化的画像内容的背后隐藏着独特的、反映主家个人意愿的多种内涵在内,也就是说,李氏1——4号画像石墓的画像内容虽然同属于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大众化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在经过主家的刻意挑选和安排之后,却承载着主家自我的、个性化特征的意愿在内。由于学术上对于清代乡绅阶层画像石墓的研究尚处在初步接触的阶段,因此要解决上述的个性特征的问题,就必须先来解决一些属于清代画像石墓以及李氏画像石墓的基础性问题,故而笔者将本论文分成了四个章节,其中以第一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为主要内容,即第一章:“李氏家族及其画像石墓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主要论述了有关李氏家族成员及其家族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李氏家族中1——4号墓主人所属的李怀谨这一支系的经商活动起始于清乾隆中期左右,但其家族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却起始于嘉庆中期,而终止于同治年间。在这个阶段中,1——3号墓主人是该家族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他们的画像石墓也都是在这个阶段内修造完成的;第三章:“李氏画像石墓画像内容设计的参与者”,在这一章中...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荔清代李氏家族画像石墓初探


砖雕和石雕装裱门面

粉本,寡妇


方还各有一位仙家人物,似为童男童女,左面的献“寿”,右面的奉“禄,’o资料3:这是笔者于2006年暑假拍摄的(图4),地点是咸阳市径阳县的安吴村,当地人习惯称这块墓地为“安吴寡妇墓”,其实这里葬的是她的丈夫,丈夫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等,寡妇本人却并未葬入这个墓地,理由是她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但此寡妇并非等闲之辈,“庚子国变”时曾被慈禧太后收为义女,并救封为“一品浩命夫人”,且荣恩奉旨为其夫家祖上修造牌坊。当地人有句俗话“地上有什么地下就有什么”,这是针对墓室装饰而言的。据村中人讲,文革时其中有座墓曾被挖开过,里面都是用石头修造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J]. 齐东方.  考古学报. 2006(01)
[2]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J]. 尹申平,邢福来,李明,张丁,赵刚毅,杨云,寇小石,吕建平,高明韬,吴天才.  考古与文物. 2000(06)
[3]四川平武明王玺家族墓[J]. 张才俊.  文物. 1989(07)
[4]吉林通榆兴隆山清代公主墓[J]. 张英.  文物. 1984(11)



本文编号:3417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17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