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精准扶贫对民族村落农户生计影响的比较——基于云贵民族村落的调查数据
发布时间:2021-10-24 14:28
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国新时期民族村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旅游精准扶贫背景下,有必要关注民族村落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文章选取云贵两种不同旅游扶贫模式的民族村落,对村民进行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其旅游精准扶贫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旅游扶贫模式的村落精准施策不同;不同旅游扶贫模式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不同;不同旅游扶贫模式对贫困户的吸纳能力不同。总体上,民族村落农户的生计资本仍然有限,旅游参与型农户的生计资本相对较好,在精准帮扶影响下,除社会资本外,传统务农型农户多种生计资本欠缺。据此提出了其生计资本的提升对策。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轿子山景区沿线村落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值
图1 轿子山景区沿线村落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值(1)人力资本。轿子山景区沿线村落旅游兼营型农户的人力资本值最大,传统务农型农户的人力资本值最小。从家庭整体劳动力来看,旅游参与型农户的家庭整体劳动力大于非旅游参与型农户,表明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助于农户生计方式的多样化。从四类农户成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来看,传统务农型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最低,旅游兼营型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最高,表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能促进其生计方式更新。
南猛村农户生计资本中,金融资本值最低(0.2301)低于0.5;物质资本(0.5170)和资源资本(0.5135)较好,在0.5以上;人力资本(0.4557)和社会资本(0.3228)均低于0.5(图3)。旅游参与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高于非旅游参与型农户,其中,旅游兼营型农户生计资本总值最高,务工未参型农户生计资本总值居中,传统务农型农户生计资本总值最低(图4)。图4 南猛村三类农户生计资本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一区三县为例[J]. 崔晓明,杨新军. 人文地理. 2018(02)
[2]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与农村可持续生计协同研究[J]. 史玉丁,李建军. 旅游学刊. 2018(02)
[3]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生计转型研究[J]. 王新歌,席建超. 资源科学. 2015(12)
[4]聚焦旅游视域下的中国边疆研究[J]. 李燕琴,束晟. 地理研究. 2015(03)
[5]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J]. 贺爱琳,杨新军,陈佳,王子侨. 经济地理. 2014(12)
[6]可持续生计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为例[J]. 王瑾,张玉钧,石玲. 生态学报. 2014(09)
[7]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基于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实证分析[J]. 向玲凛,邓翔,瞿小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8]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 李燕琴. 地理研究. 2011(11)
本文编号:3455443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轿子山景区沿线村落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值
图1 轿子山景区沿线村落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值(1)人力资本。轿子山景区沿线村落旅游兼营型农户的人力资本值最大,传统务农型农户的人力资本值最小。从家庭整体劳动力来看,旅游参与型农户的家庭整体劳动力大于非旅游参与型农户,表明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助于农户生计方式的多样化。从四类农户成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来看,传统务农型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最低,旅游兼营型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最高,表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能促进其生计方式更新。
南猛村农户生计资本中,金融资本值最低(0.2301)低于0.5;物质资本(0.5170)和资源资本(0.5135)较好,在0.5以上;人力资本(0.4557)和社会资本(0.3228)均低于0.5(图3)。旅游参与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高于非旅游参与型农户,其中,旅游兼营型农户生计资本总值最高,务工未参型农户生计资本总值居中,传统务农型农户生计资本总值最低(图4)。图4 南猛村三类农户生计资本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一区三县为例[J]. 崔晓明,杨新军. 人文地理. 2018(02)
[2]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与农村可持续生计协同研究[J]. 史玉丁,李建军. 旅游学刊. 2018(02)
[3]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生计转型研究[J]. 王新歌,席建超. 资源科学. 2015(12)
[4]聚焦旅游视域下的中国边疆研究[J]. 李燕琴,束晟. 地理研究. 2015(03)
[5]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J]. 贺爱琳,杨新军,陈佳,王子侨. 经济地理. 2014(12)
[6]可持续生计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为例[J]. 王瑾,张玉钧,石玲. 生态学报. 2014(09)
[7]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基于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实证分析[J]. 向玲凛,邓翔,瞿小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8]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 李燕琴. 地理研究. 2011(11)
本文编号:3455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5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