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协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20: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经过20多年持续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条件不一样,我国的旅游业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研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情况,探讨其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趋势,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际差异、省际差异进行了量化研究;接着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进行了地区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则呈缩小的趋势,但有一定的波动性。接着对这种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缩小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对策——区域旅游协作。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现有研究的不足,借鉴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针对运行模式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运用帕雷托模型探讨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旅游协作的利益分配机制。最后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协作为例,运用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对它进行了分析。 本文认为:要缩小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就必须加强区域旅游协作。为了保证协作的有效进行,...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理论综述
1.2.1 区域与区域的划分
1.2.2 区域差异理论
1.2.3 区域协作理论
1.3 实证研究
1.3.1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研究现状
1.3.2 区域旅游协作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量化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时期
2.1.2 研究区域
2.1.3 统计指标及数据来源
2.2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
2.2.1 极差系数和极比系数
2.2.2 标准差系数和变差系数
2.2.3 地理集中指数
2.3 旅游业发展水平总的概述
2.3.1 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2.3.2 区域发展不平衡
2.4 旅游业发展的区际差异分析
2.4.1 三大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概述
2.4.2 三大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分析
2.5 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分析
2.6 旅游业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地区分解
第3章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3.1 旅游业发展绝对差异扩大的成因分析
3.1.1 经济发展水平
3.1.2 产业结构
3.1.3 旅游业发展的起点不同
3.1.4 旅游经济综合实力
3.1.5 旅游供给的地域不平衡
3.1.6 旅游需求的地域不平衡
3.2 旅游业发展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的成因分析
3.2.1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3.2.2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3.2.3 旅游开发阶段的不同
3.2.4 旅游需求的变化
第4章 区域旅游协作研究
4.1 对区域旅游协作现实问题的认识
4.2 区域旅游协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3 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研究
4.3.1 外部环境
4.3.2 权威负责部门
4.3.3 会议召集者
4.3.4 利益相关者
4.3.5 共同的目标及共同的问题
4.3.6 实施
4.3.7 实施结果
4.4 区域旅游协作的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4.5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的案例分析
4.5.1 背景介绍
4.5.2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的现状
4.5.3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
4.5.4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J]. 叶护平,韦燕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2]我国国际旅游的区域差异[J]. 周玉翠,陆玉麒,谢江红. 经济问题探索. 2005(09)
[3]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 陆林,余凤龙. 经济地理. 2005(03)
[4]论区域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完善[J]. 刘建国. 上海经济研究. 2004(09)
[5]粤港澳大旅游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 董观志. 旅游学刊. 2004(04)
[6]成-渝-筑-邕旅游板块的构建[J]. 田喜洲. 改革与战略. 2004(06)
[7]论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比较[J]. 高鹏. 太原大学学报. 2004(01)
[8]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路径与方法[J]. 卢泰宏,刘世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9]南京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J]. 万绪才,丁敏,宋平. 经济师. 2004(01)
[10]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研究——全球旅游12强(国)实例分析[J]. 朱应皋,万绪才.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3(05)
本文编号:3462253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理论综述
1.2.1 区域与区域的划分
1.2.2 区域差异理论
1.2.3 区域协作理论
1.3 实证研究
1.3.1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研究现状
1.3.2 区域旅游协作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量化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时期
2.1.2 研究区域
2.1.3 统计指标及数据来源
2.2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
2.2.1 极差系数和极比系数
2.2.2 标准差系数和变差系数
2.2.3 地理集中指数
2.3 旅游业发展水平总的概述
2.3.1 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2.3.2 区域发展不平衡
2.4 旅游业发展的区际差异分析
2.4.1 三大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概述
2.4.2 三大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分析
2.5 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分析
2.6 旅游业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地区分解
第3章 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3.1 旅游业发展绝对差异扩大的成因分析
3.1.1 经济发展水平
3.1.2 产业结构
3.1.3 旅游业发展的起点不同
3.1.4 旅游经济综合实力
3.1.5 旅游供给的地域不平衡
3.1.6 旅游需求的地域不平衡
3.2 旅游业发展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的成因分析
3.2.1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3.2.2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3.2.3 旅游开发阶段的不同
3.2.4 旅游需求的变化
第4章 区域旅游协作研究
4.1 对区域旅游协作现实问题的认识
4.2 区域旅游协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3 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研究
4.3.1 外部环境
4.3.2 权威负责部门
4.3.3 会议召集者
4.3.4 利益相关者
4.3.5 共同的目标及共同的问题
4.3.6 实施
4.3.7 实施结果
4.4 区域旅游协作的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4.5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的案例分析
4.5.1 背景介绍
4.5.2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的现状
4.5.3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
4.5.4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J]. 叶护平,韦燕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2]我国国际旅游的区域差异[J]. 周玉翠,陆玉麒,谢江红. 经济问题探索. 2005(09)
[3]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 陆林,余凤龙. 经济地理. 2005(03)
[4]论区域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完善[J]. 刘建国. 上海经济研究. 2004(09)
[5]粤港澳大旅游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 董观志. 旅游学刊. 2004(04)
[6]成-渝-筑-邕旅游板块的构建[J]. 田喜洲. 改革与战略. 2004(06)
[7]论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比较[J]. 高鹏. 太原大学学报. 2004(01)
[8]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路径与方法[J]. 卢泰宏,刘世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9]南京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J]. 万绪才,丁敏,宋平. 经济师. 2004(01)
[10]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研究——全球旅游12强(国)实例分析[J]. 朱应皋,万绪才.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3(05)
本文编号:346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6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