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00:20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的青铜镞。青铜镞是青铜时代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中国北方先秦时期的青铜镞从分类、分期、演变特征、区域分布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各不同时期考古出土的青铜镞为研究对象,对青铜镞的形制做类型学的分析,并进行了分期研究,通过对青铜镞分布区域的研究,解析不同区域青铜镞的文化因素构成,最后将研究结果汇总,建立起青铜镞的编年序列,比较深入地探讨了青铜镞在形制上的演进与其在军事上的意义,考证了青铜镞不同的形制所具备的不同功能,并对先秦时期箭在军队使用弓箭的兵种与非实战用的礼射与弋射用箭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拟名图
1 2 3 4 5 6 7 8图 1-13 二里头区与东下冯区二里头时期青铜镞比较1~4.二里头区 5~8东下冯区1~4.二里头 II﹒VT119○4:71、V T24○4B:1、V H101:6、VH66:13 5.垣曲 H161:56~8.东下冯 F597:17 、H531:1、T4423:3C:11山东与河北所出的镞数量都很少,分属岳石文化与下七垣文化,下七垣的铜镞形式与二里头区的甲 a 类 Aa 型镞相同,泗水尹家城所出的形式大体上也与中原类似(见图 1-6,10)。(二)北方区,包括甘肃西部、内蒙中南部、河北北部。主要的出土地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安西鹰窝树、内蒙朱开沟、河北大厂大坨头水、天津蓟县张家园等。北方区出土的铜镞发表的资料不多,有甲 a 类两类,乙 a 类有銎镞数量较多,甲 a 类数量很少。这两类铜镞形态与中原制差别较大。上述各地点所出铜镞虽然同属北方系统,但是它们的形制却不同。从铜形制特征上看,以上各地点可以分成三个区,既西区、中区和东区。中开沟一个地点,所出铜镞也只有一件,在下文中从略。1.西区 从发表的材料看,铜镞都是有銎的。镞身均呈叶形,没有向下出,有的在一侧有一个小钩;2.东区 既有有銎镞,也有有铤镞。有銎镞的形制都是有三角形双翼及两在外形上与中原的双翼镞基本相同,有铤镞镞身宽短,前锋圆钝,脊薄,截面圆形,在中原同时期未见过同型器(见图 1-14)。
图 1-13 二里头区与东下冯区二里头时期青铜镞比较1~4.二里头区 5~8东下冯区1~4.二里头 II﹒VT119○4:71、V T24○4B:1、V H101:6、VH66:13 5.垣曲 H161:56~8.东下冯 F597:17 、H531:1、T4423:3C:11山东与河北所出的镞数量都很少,分属岳石文化与下七垣文化,下七垣文化土的铜镞形式与二里头区的甲 a 类 Aa 型镞相同,泗水尹家城所出的形式较原,大体上也与中原类似(见图 1-6,10)。(二)北方区,包括甘肃西部、内蒙中南部、河北北部。主要的出土地点有:肃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安西鹰窝树、内蒙朱开沟、河北大厂大坨头、易涞水、天津蓟县张家园等。北方区出土的铜镞发表的资料不多,有甲 a 类与乙两类,乙 a 类有銎镞数量较多,甲 a 类数量很少。这两类铜镞形态与中原铜镞形制差别较大。上述各地点所出铜镞虽然同属北方系统,但是它们的形制却不同。从铜镞本的形制特征上看,以上各地点可以分成三个区,既西区、中区和东区。中区只朱开沟一个地点,所出铜镞也只有一件,在下文中从略。1.西区 从发表的材料看,铜镞都是有銎的。镞身均呈叶形,没有向下出锋的翼,有的在一侧有一个小钩;2.东区 既有有銎镞,也有有铤镞。有銎镞的形制都是有三角形双翼及两个倒,在外形上与中原的双翼镞基本相同,有铤镞镞身宽短,前锋圆钝,脊薄,铤短,截面圆形,在中原同时期未见过同型器(见图 1-14)。西部区 东部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晋东周铜器墓初论[J]. 杨建军. 中原文物. 2005(03)
[2]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J].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Frontier Archaeology of Jilin 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考古与文物. 2004(01)
[3]中国社会科学院[J]. 科学中国人. 2003(10)
[4]河北商代青铜兵器初探[J]. 唐晓燕. 文物春秋. 2003(05)
[5]凤翔出土春秋时期文物[J]. 景宏伟. 文博. 2003(04)
[6]龙头山遗址的几个问题[J]. 王立新,齐晓光. 北方文物. 2002(01)
[7]《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出版[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1(06)
[8]河北满城要庄西周水井[J]. 文物春秋. 2001(05)
[9]洛阳东周王城第5239号大墓发掘简报[J].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考古与文物. 2000(04)
[10]陕西麟游县蔡家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报告[J]. College of Arehaeology and Museclcgy, Peking; University, and Baoji Municipal Archaeological Team. 华夏考古. 2000(01)
本文编号:3467689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拟名图
1 2 3 4 5 6 7 8图 1-13 二里头区与东下冯区二里头时期青铜镞比较1~4.二里头区 5~8东下冯区1~4.二里头 II﹒VT119○4:71、V T24○4B:1、V H101:6、VH66:13 5.垣曲 H161:56~8.东下冯 F597:17 、H531:1、T4423:3C:11山东与河北所出的镞数量都很少,分属岳石文化与下七垣文化,下七垣的铜镞形式与二里头区的甲 a 类 Aa 型镞相同,泗水尹家城所出的形式大体上也与中原类似(见图 1-6,10)。(二)北方区,包括甘肃西部、内蒙中南部、河北北部。主要的出土地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安西鹰窝树、内蒙朱开沟、河北大厂大坨头水、天津蓟县张家园等。北方区出土的铜镞发表的资料不多,有甲 a 类两类,乙 a 类有銎镞数量较多,甲 a 类数量很少。这两类铜镞形态与中原制差别较大。上述各地点所出铜镞虽然同属北方系统,但是它们的形制却不同。从铜形制特征上看,以上各地点可以分成三个区,既西区、中区和东区。中开沟一个地点,所出铜镞也只有一件,在下文中从略。1.西区 从发表的材料看,铜镞都是有銎的。镞身均呈叶形,没有向下出,有的在一侧有一个小钩;2.东区 既有有銎镞,也有有铤镞。有銎镞的形制都是有三角形双翼及两在外形上与中原的双翼镞基本相同,有铤镞镞身宽短,前锋圆钝,脊薄,截面圆形,在中原同时期未见过同型器(见图 1-14)。
图 1-13 二里头区与东下冯区二里头时期青铜镞比较1~4.二里头区 5~8东下冯区1~4.二里头 II﹒VT119○4:71、V T24○4B:1、V H101:6、VH66:13 5.垣曲 H161:56~8.东下冯 F597:17 、H531:1、T4423:3C:11山东与河北所出的镞数量都很少,分属岳石文化与下七垣文化,下七垣文化土的铜镞形式与二里头区的甲 a 类 Aa 型镞相同,泗水尹家城所出的形式较原,大体上也与中原类似(见图 1-6,10)。(二)北方区,包括甘肃西部、内蒙中南部、河北北部。主要的出土地点有:肃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安西鹰窝树、内蒙朱开沟、河北大厂大坨头、易涞水、天津蓟县张家园等。北方区出土的铜镞发表的资料不多,有甲 a 类与乙两类,乙 a 类有銎镞数量较多,甲 a 类数量很少。这两类铜镞形态与中原铜镞形制差别较大。上述各地点所出铜镞虽然同属北方系统,但是它们的形制却不同。从铜镞本的形制特征上看,以上各地点可以分成三个区,既西区、中区和东区。中区只朱开沟一个地点,所出铜镞也只有一件,在下文中从略。1.西区 从发表的材料看,铜镞都是有銎的。镞身均呈叶形,没有向下出锋的翼,有的在一侧有一个小钩;2.东区 既有有銎镞,也有有铤镞。有銎镞的形制都是有三角形双翼及两个倒,在外形上与中原的双翼镞基本相同,有铤镞镞身宽短,前锋圆钝,脊薄,铤短,截面圆形,在中原同时期未见过同型器(见图 1-14)。西部区 东部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晋东周铜器墓初论[J]. 杨建军. 中原文物. 2005(03)
[2]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J].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Frontier Archaeology of Jilin 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考古与文物. 2004(01)
[3]中国社会科学院[J]. 科学中国人. 2003(10)
[4]河北商代青铜兵器初探[J]. 唐晓燕. 文物春秋. 2003(05)
[5]凤翔出土春秋时期文物[J]. 景宏伟. 文博. 2003(04)
[6]龙头山遗址的几个问题[J]. 王立新,齐晓光. 北方文物. 2002(01)
[7]《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出版[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1(06)
[8]河北满城要庄西周水井[J]. 文物春秋. 2001(05)
[9]洛阳东周王城第5239号大墓发掘简报[J].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考古与文物. 2000(04)
[10]陕西麟游县蔡家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报告[J]. College of Arehaeology and Museclcgy, Peking; University, and Baoji Municipal Archaeological Team. 华夏考古. 2000(01)
本文编号:3467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6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