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感知视角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管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23:36
基于实地调研得到的561份问卷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提取6项管理措施并分析其与5个乡镇的关联关系,据此分析居民感知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居民整体感知最强的是共同保护措施,最弱的是功能分区措施;6项管理措施的感知强度与5个乡镇具有关联关系,其中对共同保护、民生发展、旅游科普和功能分区措施的感知强度最大;居民感知类型主要分为环保意识增加型、产业经济获益型、旅游带动发展型和分区限制发展型,总体上积极感知大于消极感知。根据社会表征理论和相对剥夺理论,分别从直接经验、社会互动、媒体影响、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5个方面分析居民感知类型的成因。因此,提出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提升居民专业素养;开发新的替代产品等建议。
【文章来源】:林业经济问题.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受访居民感知类型成因及表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国家公园研究与实践进展[J]. 张广海,曲正. 世界林业研究. 2019(04)
[2]基于公众参与的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J]. 赵凌冰. 现代日本经济. 2019(03)
[3]社区居民与游客对国家公园的认知与态度分析——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J]. 潘淑兰,王晓倩,毛焱,王坤,余韵. 环境保护. 2019(08)
[4]国家公园游憩功能的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游客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支付意愿[J]. 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1)
[5]基于Q方法的漳州古城居民旅游感知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 程惠珊,曾真,李卓霖,高惠玲,王丹,樊宵雷,李霄鹤,兰思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6]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特征[J]. 李双,孙孝平,方彦君,张银龙,曹铭昌. 生物多样性. 2019(01)
[7]神农架国家公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旅游参与意愿研究[J]. 程绍文,张晓梅,胡静. 中国园林. 2018(10)
[8]自然保护类国家公园研究综述[J]. 田美玲,方世明,冀秀娟.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6)
[9]中国国家公园准入标准研究述评——以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 田美玲,方世明. 世界林业研究. 2017(05)
[10]基于游憩机会谱理论的城市公园体系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 王敏,彭英. 规划师. 2017(06)
博士论文
[1]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研究[D]. 罗金华.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91862
【文章来源】:林业经济问题.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受访居民感知类型成因及表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国家公园研究与实践进展[J]. 张广海,曲正. 世界林业研究. 2019(04)
[2]基于公众参与的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J]. 赵凌冰. 现代日本经济. 2019(03)
[3]社区居民与游客对国家公园的认知与态度分析——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J]. 潘淑兰,王晓倩,毛焱,王坤,余韵. 环境保护. 2019(08)
[4]国家公园游憩功能的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游客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支付意愿[J]. 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1)
[5]基于Q方法的漳州古城居民旅游感知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 程惠珊,曾真,李卓霖,高惠玲,王丹,樊宵雷,李霄鹤,兰思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6]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特征[J]. 李双,孙孝平,方彦君,张银龙,曹铭昌. 生物多样性. 2019(01)
[7]神农架国家公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旅游参与意愿研究[J]. 程绍文,张晓梅,胡静. 中国园林. 2018(10)
[8]自然保护类国家公园研究综述[J]. 田美玲,方世明,冀秀娟.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6)
[9]中国国家公园准入标准研究述评——以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 田美玲,方世明. 世界林业研究. 2017(05)
[10]基于游憩机会谱理论的城市公园体系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 王敏,彭英. 规划师. 2017(06)
博士论文
[1]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研究[D]. 罗金华.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91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9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