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体育文化原真性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基于楚雄、石林彝族火把节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7 07:02
原真性理论是文化旅游、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本研究从节庆体育文化原真性的感知视角出发,以彝族火把节及其游客为对象,以文献分析和数据建模为主要方法,探讨了以下3个问题:1)民族旅游中的节庆体育原真性有什么特点;2)节庆体育原真性在民族旅游地的旅游价值体系当中占有何种地位;3)当前民族旅游中节庆体育文化的"失真"问题。结果:1)节庆体育原真性与地方依恋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游客行为意向(β=0.68,P<0.001),并解释其36%的变异量;2)本研究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地方依恋间接效应可以解释中介模型40.3%的总体变异量,一定程度揭示了节庆体育原真性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的作用机制。结论:1)节庆体育具备"民族性强""场景真实""直观动态"的原真性特点;2)节庆体育原真性能够积极影响游客对民族旅游地的文化认同,节庆体育比静态遗迹景观更具文化原真性的体验优势;3)保持节庆体育的原真性不是商业活动的对立面,相反,它是民族旅游产品一个非常必要的元素,应该强调节庆体育原真性与营销的兼容与融合。
【文章来源】:体育与科学.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节庆体育文化原真性通过地方依恋 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的假设模型
表5显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对节庆体育原真性与游客行为意向的总间接效应小于节庆体育原真性对游客行为意向的直接效应。据此,不排除节庆体育原真性与游客行为意向的关系中还存有其它中介因素。此外,根据地方依恋对游客行为意向的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具有模型独立性的“优势分析法”[33],通过层级回归计算,得出节庆体育原真性与地方依恋二维向度共解释游客行为意向36%的变异量(见图2)。说明在楚雄、石林彝族火把节的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旅游地的重游意向、口碑,无论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有近1/3的比例可以用游客感知到的节庆体育原真性和地方依恋来解释;节庆体育原真性和地方依恋是游客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至此,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设均获得统计验证。5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依恋与骑行旅游:“动态依附”体验的生成[J]. 盘劲呈,李海. 体育与科学. 2018(05)
[2]民族旅游的真实性研究[J]. 曹妍雪,宋竹芳,李树民.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6)
[3]民族旅游地居民文化原真性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余意峰,徐曼玉,赵欣.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2)
[4]旅游情境下内隐-外显地方依恋模型研究——基于心理学视角[J]. 骆泽顺,林璧属. 旅游学刊. 2014(12)
[5]城市居民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以广州荔枝湾为例[J]. 王华,严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5)
[6]我国节庆体育活动管理思考[J]. 熊少波,周平.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8)
[7]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8]节庆体育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为例[J]. 陈振勇,童国军. 体育学刊. 2013(04)
[9]原真性与非洲旅游艺术商的文化中介之术[J]. 马晓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彝族“摔跤”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 孙德朝.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本文编号:3594271
【文章来源】:体育与科学.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节庆体育文化原真性通过地方依恋 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的假设模型
表5显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对节庆体育原真性与游客行为意向的总间接效应小于节庆体育原真性对游客行为意向的直接效应。据此,不排除节庆体育原真性与游客行为意向的关系中还存有其它中介因素。此外,根据地方依恋对游客行为意向的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具有模型独立性的“优势分析法”[33],通过层级回归计算,得出节庆体育原真性与地方依恋二维向度共解释游客行为意向36%的变异量(见图2)。说明在楚雄、石林彝族火把节的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旅游地的重游意向、口碑,无论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有近1/3的比例可以用游客感知到的节庆体育原真性和地方依恋来解释;节庆体育原真性和地方依恋是游客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至此,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设均获得统计验证。5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依恋与骑行旅游:“动态依附”体验的生成[J]. 盘劲呈,李海. 体育与科学. 2018(05)
[2]民族旅游的真实性研究[J]. 曹妍雪,宋竹芳,李树民.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6)
[3]民族旅游地居民文化原真性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余意峰,徐曼玉,赵欣.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2)
[4]旅游情境下内隐-外显地方依恋模型研究——基于心理学视角[J]. 骆泽顺,林璧属. 旅游学刊. 2014(12)
[5]城市居民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以广州荔枝湾为例[J]. 王华,严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5)
[6]我国节庆体育活动管理思考[J]. 熊少波,周平.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8)
[7]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8]节庆体育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为例[J]. 陈振勇,童国军. 体育学刊. 2013(04)
[9]原真性与非洲旅游艺术商的文化中介之术[J]. 马晓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彝族“摔跤”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 孙德朝.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本文编号:3594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9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