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产品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8:47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乡村旅游开始成为我国旅游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研究。文章在总结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定量的统计分析和定性的理论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初步确定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3个层次,24个因子。根据专家和大众的评估,采用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归一法,分别计算各因子在乡村旅游资源中的权重值。并请专家给每一个因子打分,通过模糊数学、Excel统计工具、Matlab数学工具得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值。并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吸引力”、“开发条件”、“效益”三项评价方案,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直接指明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决定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内容,以及确定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选择等问题,作者将这些相关内容总结为“乡村旅游开发RPM—MPR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阐述了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产品和市场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本质,并提出了核心产品域和辅助产品域两个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并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和产品开发研究综述
2.2 国内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和产品开发研究综述
第三章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3.1 乡村旅游资源的含义及相关概念分析
3.1.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
3.1.2 旅游资源评价
3.2 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3.2.1 建立递阶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3.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2.3 权重的计算方法
3.2.4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3.3 乡村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四章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4.1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方法及相关关系
4.1.1 市场需求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关系
4.1.2 乡村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
4.1.3 乡村旅游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关系
4.2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条件和原则
4.2.1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条件
4.2.2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4.3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及产品体系
4.3.1 核心产品域
4.3.2 辅助产品域
4.4 乡村旅游发展的预留空间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开发探讨[J]. 王乐霞. 理论界. 2006(06)
[2]试论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以青海湖为例[J]. 何梅青. 资源·产业. 2006(02)
[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 王云才. 旅游学刊. 2006(04)
[4]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 于洪贤,戴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02)
[5]中外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比较分析——兼论中国乡村旅游地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 刘承良,吕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6]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J]. 刘庆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 余丹.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04)
[8]浅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J]. 廖世超. 经济师. 2004(09)
[9]论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J]. 戴雪梅.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7)
[10]全球旅游11强(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 朱应皋,万绪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03)
本文编号:362224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和产品开发研究综述
2.2 国内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和产品开发研究综述
第三章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3.1 乡村旅游资源的含义及相关概念分析
3.1.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
3.1.2 旅游资源评价
3.2 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3.2.1 建立递阶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3.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2.3 权重的计算方法
3.2.4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3.3 乡村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四章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4.1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方法及相关关系
4.1.1 市场需求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关系
4.1.2 乡村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
4.1.3 乡村旅游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关系
4.2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条件和原则
4.2.1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条件
4.2.2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4.3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及产品体系
4.3.1 核心产品域
4.3.2 辅助产品域
4.4 乡村旅游发展的预留空间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开发探讨[J]. 王乐霞. 理论界. 2006(06)
[2]试论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以青海湖为例[J]. 何梅青. 资源·产业. 2006(02)
[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 王云才. 旅游学刊. 2006(04)
[4]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 于洪贤,戴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02)
[5]中外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比较分析——兼论中国乡村旅游地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 刘承良,吕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6]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J]. 刘庆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 余丹.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04)
[8]浅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J]. 廖世超. 经济师. 2004(09)
[9]论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J]. 戴雪梅.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7)
[10]全球旅游11强(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 朱应皋,万绪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03)
本文编号:3622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2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