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大富庵旅游地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23:49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客观动态地看待旅游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将可接受影响范围和可持续发展相联系,保护自然资源,使更多的人都可以从同一资源中获得旅游体验,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首先根据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旅游地综合评价模型——楚义芳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计分法,对大富庵旅游地的评价因子权重赋值并打分,得出大富庵旅游地总分为71.89,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但是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交通条件等与旅游开发条件不匹配,在开发中应予以重视。其次,本文将国外的ROS理论应用到大富庵旅游地功能分区的构建上,建立了不同资源状况下的不同游憩机会等级。然后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大富庵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预测,得出在大富庵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起步阶段,资源空间承载力作为旅游开发的限制因子在计算环境承载力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游客规模须控制在1419人次/天。最后,将SEA、LAC、VERP、VIM、VAMP等国外先进的景区管理方法和游客管理方法应用于大富庵旅游地开发管理的实践,对大富庵旅游地的环境管理和游客管理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意见。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大富庵旅游地开发研究


大富庵旅游地功能分区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游憩机会谱(ROS)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J]. 符霞,乌恩.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6)
[2]略论游憩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ROS)框架体系[J]. 蔡君.  中国园林. 2006(07)
[3]基于Poisson过程分析的景区旅游承载力管理对策研究[J]. 侯志强.  福建地理. 2006(02)
[4]国外旅游环境容量理论的发展历程[J]. 符霞.  四川林勘设计. 2006(02)
[5]国外旅游环境容量理论的发展历程[J]. 符霞.  四川林勘设计. 2006 (02)
[6]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及其研究意义[J]. 吕君.  北方经济. 2006(12)
[7]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 尹泽生,陈田,牛亚菲,李宝田.  旅游学刊. 2006(01)
[8]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J]. 卢松,陆林,徐茗.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6)
[9]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系统研究[J]. 陈鹏.  环境科学动态. 2005(04)
[10]旅游资源可创新理论及其开发[J]. 张燕存.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博士论文
[1]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D]. 崔凤军.北京大学 1999

硕士论文
[1]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 樊霆.湖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7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27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