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7 13:08
在山水风光旅游和山地民俗文化旅游发达的桂北地区,旅游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而旅游建筑作为与旅游业配套的主要硬件设施,其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桂北地区山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对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的研究是关系到当地民生的重要课题。要研究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就必须从其概念限定开始解读,首先它是一个旅游建筑,是为旅游活动和行为提高硬件服务的设施;其次,它是位于山地这个特殊的场所,具有一般山地建筑所共有的特性;最后,它地处桂北地区,必须要体现这个地域内特殊的社会文化特征。如何将体现其特性的影响因素之内因分析出来,并在设计实践中以合理可行的方式落实于具体的建筑设计上,这就是本论文重点研究的方向。全文主体内容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明确的界定,限定了论文研究的范围和论角度,进而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研究的流程,并介绍了相关概念和山地旅游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背景。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桂北地区的旅游业、客观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三个方面的特性,简要说明对山地旅游建筑的影响。并探析了传统和现状建筑对这三方面特性在建筑设计上的表现。第三部分:在前面章节分析论述基础上,并通过引进相关学...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1.1 研究的缘起及对象
1.1.2 研究的范围和角度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4 研究流程
1.2 相关概念
1.2.1 山地各种基本概念
1.2.2 旅游
1.2.3 山地建筑与旅游建筑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学科的研究概况
1.3.2 建筑学领域内的研究概况
第2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概述
2.1 桂北地区旅游业及旅游建筑概况
2.1.1 旅游业概况
2.1.2 山地自然风景旅游及相关山地旅游建筑
2.1.3 山地人文旅游及相关山地旅游建筑
2.2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发展历史
2.2.1 古代封建时期
2.2.2 近代时期
2.2.3 现代全面发展期
2.3 重点研究区域概况
2.3.1 阳朔的自然山水风景旅游区概况
2.3.2 龙胜民俗文化旅游区概况
2.3.3 三江民俗文化旅游区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设计的地域背景分析
3.1 桂北地区的地理形态
3.1.1 地理区位与坡地地貌
3.1.2 坡地坡度与地肌
3.1.3 植被与岩石
3.2 桂北地区的物理环境
3.2.1 气候和日照
3.2.2 通风和温度
3.2.3 山地地质灾害
3.3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的文化背景
3.3.1 民族学背景
3.3.2 传统文化
3.3.3 地域文化
3.3.4 宗教信仰
3.4 桂北地区山地建筑的人文环境
3.4.1 桂北地区山地建筑自营建构的行为
3.4.2 山地环境对人的心理价值及行为影响
3.5 桂北地区的建筑经济技术
3.5.1 建筑营造
3.5.2 构架形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特性探析
4.1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地域特性探析
4.1.1 研究理论基础—人文地理学
4.1.2 地理空间行为理论与建筑选址、规划布局
4.1.3 人地关系论看桂北山地建筑平面的地域特性
4.2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信息特性探析
4.2.1 研究理论基础—建筑传播学
4.2.2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传播者与受传者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4.2.3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传播媒介和内容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4.3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生态特性探析
4.3.1 研究理论基础—生态建筑学
4.3.2 桂北地区土地和水环境特性与建筑空间的塑造
4.3.3 建筑材料的生态特性
4.4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社会特性探析
4.4.1 研究理论基础——社会学
4.4.2 桂北地区社会文化与建筑营造背景
4.4.3 社会环境与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
4.4.4 社会变迁与建筑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设计中的研究重点
5.1 建筑选址、规划与平面布局
5.1.1 建筑选址
5.1.2 山地景观与建筑布局
5.1.3 平面功能的“弹性设计”
5.2 空间形态设计
5.2.1 建筑接地方式
5.2.2 空间环境组织
5.2.3 交通空间形态
5.3 建筑的构造技术和材料选用
5.3.1 靠岩建筑的剖面设计
5.3.2 砖、石
5.3.3 木、竹
5.4 建筑细部和色彩
5.4.1 “非旧似旧”的设计原则
5.4.2 “似旧非旧”的设计原则
5.5 实例综合分析
5.5.1 平面布局
5.5.2 空间形态
5.5.3 建筑材料和技术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6.1 结语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梯田旅游开发研究[J]. 陈咏淑,翟辅东. 农村经济. 2007(11)
[2]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J]. 邓蜀阳,卢峰,陈维予. 新建筑. 2007(05)
[3]桂北城镇聚落空间形态及景观[J]. 邓春凤,冯兵,龚克,刘声伟. 城市问题. 2007(09)
[4]论广西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J]. 陈作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5]广西阳朔河畔渡假酒店[J]. 百年建筑. 2007(05)
[6]中国旅游业发展若干指标分析与预测[J]. 张景群,康秀亮,李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天幕:现代艺术博物馆/P.S.1青年建筑师活动,纽约[J]. 项琳斐. 世界建筑. 2007(01)
[8]浅谈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策略[J]. 廖雪萍,凌洪,丘平珠,唐炳莉. 广西气象. 2006(03)
[9]桂北民居中的建构研究初探[J]. 曾红艺. 广西城镇建设. 2006(09)
[10]“标准营造”的年轻建筑师组合和他们在阳朔的商业小街坊[J]. 张悦. 时代建筑. 2005(06)
博士论文
[1]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 杨宇振.重庆大学 2002
[2]广西平话研究[D]. 谢建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生态文化与山地旅游宾馆设计[D]. 杨宝祥.重庆大学 2007
[2]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夏小江.成都理工大学 2007
[3]山地建筑研究中的场所观初探[D]. 霍慧霞.重庆大学 2006
[4]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任媛媛.广西师范大学 2006
[5]风景名胜区游览服务设施规划与设计研究[D]. 朱瑞.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桂林阳朔西街旅游发展成因、变化及趋势研究[D]. 白彩云.广西大学 2005
[7]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D]. 钱江林.重庆大学 2005
[8]桂北少数民族聚落空间探析[D]. 郑景文.华中科技大学 2005
[9]黄山风景区山地建筑设计体量控制研究[D]. 赵玫.清华大学 2005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的发展研究[D]. 林轶.广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29457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1.1 研究的缘起及对象
1.1.2 研究的范围和角度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4 研究流程
1.2 相关概念
1.2.1 山地各种基本概念
1.2.2 旅游
1.2.3 山地建筑与旅游建筑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学科的研究概况
1.3.2 建筑学领域内的研究概况
第2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概述
2.1 桂北地区旅游业及旅游建筑概况
2.1.1 旅游业概况
2.1.2 山地自然风景旅游及相关山地旅游建筑
2.1.3 山地人文旅游及相关山地旅游建筑
2.2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发展历史
2.2.1 古代封建时期
2.2.2 近代时期
2.2.3 现代全面发展期
2.3 重点研究区域概况
2.3.1 阳朔的自然山水风景旅游区概况
2.3.2 龙胜民俗文化旅游区概况
2.3.3 三江民俗文化旅游区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设计的地域背景分析
3.1 桂北地区的地理形态
3.1.1 地理区位与坡地地貌
3.1.2 坡地坡度与地肌
3.1.3 植被与岩石
3.2 桂北地区的物理环境
3.2.1 气候和日照
3.2.2 通风和温度
3.2.3 山地地质灾害
3.3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的文化背景
3.3.1 民族学背景
3.3.2 传统文化
3.3.3 地域文化
3.3.4 宗教信仰
3.4 桂北地区山地建筑的人文环境
3.4.1 桂北地区山地建筑自营建构的行为
3.4.2 山地环境对人的心理价值及行为影响
3.5 桂北地区的建筑经济技术
3.5.1 建筑营造
3.5.2 构架形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特性探析
4.1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地域特性探析
4.1.1 研究理论基础—人文地理学
4.1.2 地理空间行为理论与建筑选址、规划布局
4.1.3 人地关系论看桂北山地建筑平面的地域特性
4.2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信息特性探析
4.2.1 研究理论基础—建筑传播学
4.2.2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传播者与受传者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4.2.3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传播媒介和内容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4.3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生态特性探析
4.3.1 研究理论基础—生态建筑学
4.3.2 桂北地区土地和水环境特性与建筑空间的塑造
4.3.3 建筑材料的生态特性
4.4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社会特性探析
4.4.1 研究理论基础——社会学
4.4.2 桂北地区社会文化与建筑营造背景
4.4.3 社会环境与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
4.4.4 社会变迁与建筑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桂北地区山地旅游建筑设计中的研究重点
5.1 建筑选址、规划与平面布局
5.1.1 建筑选址
5.1.2 山地景观与建筑布局
5.1.3 平面功能的“弹性设计”
5.2 空间形态设计
5.2.1 建筑接地方式
5.2.2 空间环境组织
5.2.3 交通空间形态
5.3 建筑的构造技术和材料选用
5.3.1 靠岩建筑的剖面设计
5.3.2 砖、石
5.3.3 木、竹
5.4 建筑细部和色彩
5.4.1 “非旧似旧”的设计原则
5.4.2 “似旧非旧”的设计原则
5.5 实例综合分析
5.5.1 平面布局
5.5.2 空间形态
5.5.3 建筑材料和技术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6.1 结语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梯田旅游开发研究[J]. 陈咏淑,翟辅东. 农村经济. 2007(11)
[2]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J]. 邓蜀阳,卢峰,陈维予. 新建筑. 2007(05)
[3]桂北城镇聚落空间形态及景观[J]. 邓春凤,冯兵,龚克,刘声伟. 城市问题. 2007(09)
[4]论广西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J]. 陈作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5]广西阳朔河畔渡假酒店[J]. 百年建筑. 2007(05)
[6]中国旅游业发展若干指标分析与预测[J]. 张景群,康秀亮,李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天幕:现代艺术博物馆/P.S.1青年建筑师活动,纽约[J]. 项琳斐. 世界建筑. 2007(01)
[8]浅谈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策略[J]. 廖雪萍,凌洪,丘平珠,唐炳莉. 广西气象. 2006(03)
[9]桂北民居中的建构研究初探[J]. 曾红艺. 广西城镇建设. 2006(09)
[10]“标准营造”的年轻建筑师组合和他们在阳朔的商业小街坊[J]. 张悦. 时代建筑. 2005(06)
博士论文
[1]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 杨宇振.重庆大学 2002
[2]广西平话研究[D]. 谢建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生态文化与山地旅游宾馆设计[D]. 杨宝祥.重庆大学 2007
[2]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夏小江.成都理工大学 2007
[3]山地建筑研究中的场所观初探[D]. 霍慧霞.重庆大学 2006
[4]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任媛媛.广西师范大学 2006
[5]风景名胜区游览服务设施规划与设计研究[D]. 朱瑞.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桂林阳朔西街旅游发展成因、变化及趋势研究[D]. 白彩云.广西大学 2005
[7]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D]. 钱江林.重庆大学 2005
[8]桂北少数民族聚落空间探析[D]. 郑景文.华中科技大学 2005
[9]黄山风景区山地建筑设计体量控制研究[D]. 赵玫.清华大学 2005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的发展研究[D]. 林轶.广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29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2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