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4 09:06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都市居民越来越渴望大自然的那份清幽和恬静,并且不遗余力的寻找能够释放工作压力的世外桃源。而城市近郊的乡村,正好契合了都市居民的需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促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实践,这种初级的乡村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向大规模,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园发展,尤其是成都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大型乡村旅游园,如锦江区的三圣乡五朵金花等。乡村旅游园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的改善了中国三农问题。但是目前乡村旅游园还是一个新兴事物,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及规划设计方法和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另外重庆地区的乡村旅游园发展相对落后,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成功案例进行剖析,针对重庆的不足,提出重庆建设乡村旅游园可供参考的原则和建议。 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学和景观学相关研究现状,提出如何对特定区域的乡村旅游园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第二,融合旅游学和景观学的基本理论,推导乡村旅游园的定义、特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乡村旅游研究动态
1.3.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动态
1.3.3 小结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概述
2.1 乡村概念界定
2.2 乡村旅游界定
2.3 乡村旅游园界定
2.4 乡村旅游园特点
2.4.1 生产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2.4.2 多样的休闲娱乐与教育的融合
2.4.3 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2.4.4 季节的交替性和地域的差异性
2.4.5 高收益,低风险
2.4.6 可持续发展性
2.5 乡村旅游园的分类
2.5.1 依托景区型乡村旅游园
2.5.2 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园
2.5.3 特色村寨型乡村旅游园
2.6 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理论基础
2.6.1 生态学理论
2.6.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6.3 旅游心理学
2.6.4 景观美学理论
3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3.1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共同的发展背景
3.1.1 自然资源丰富
3.1.2 动植物种类多样
3.1.3 历史悠久的农耕民俗文化
3.1.4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3.2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的发展历程
3.3 重庆乡村旅游园发展的现存问题
3.3.1 景观功能
3.3.2 景观形象
3.4 小结
4 成都三圣乡乡村旅游开发成功案例解析
4.1 三圣乡整体概况
4.1.1 花乡农居
4.1.2 幸福梅林
4.1.3 荷塘月色
4.1.4 东篱菊园
4.1.5 江家菜地
4.2 三圣乡五朵金花规划建设成功特点
4.2.1 科学统筹规划布局
4.2.2 塑造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
4.2.3 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
4.2.4 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4.2.5 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民就业率
5 重庆地区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建议
5.1 重庆地区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1.1 统筹兼顾原则
5.1.2 资源共享原则
5.1.3 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原则
5.1.4 量体裁衣突出特色原则
5.1.5 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统一原则
5.1.6 灵活的规划设计原则
5.2 重庆乡村旅游园景观整体规划方法
5.2.1 开辟形式多样的娱乐场所
5.2.2 对旅游服务接待地进行合理化设计
5.2.3 对乡村旅游园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分配布局
5.2.4 建立流畅的道路体系
5.3 重庆乡村旅游园景观细部规划方法
5.3.1 农户庭院的改造
5.3.2 农林牧副渔景观设计
5.3.3 乡村旅游园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25915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乡村旅游研究动态
1.3.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动态
1.3.3 小结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概述
2.1 乡村概念界定
2.2 乡村旅游界定
2.3 乡村旅游园界定
2.4 乡村旅游园特点
2.4.1 生产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2.4.2 多样的休闲娱乐与教育的融合
2.4.3 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2.4.4 季节的交替性和地域的差异性
2.4.5 高收益,低风险
2.4.6 可持续发展性
2.5 乡村旅游园的分类
2.5.1 依托景区型乡村旅游园
2.5.2 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园
2.5.3 特色村寨型乡村旅游园
2.6 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理论基础
2.6.1 生态学理论
2.6.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6.3 旅游心理学
2.6.4 景观美学理论
3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3.1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共同的发展背景
3.1.1 自然资源丰富
3.1.2 动植物种类多样
3.1.3 历史悠久的农耕民俗文化
3.1.4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3.2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的发展历程
3.3 重庆乡村旅游园发展的现存问题
3.3.1 景观功能
3.3.2 景观形象
3.4 小结
4 成都三圣乡乡村旅游开发成功案例解析
4.1 三圣乡整体概况
4.1.1 花乡农居
4.1.2 幸福梅林
4.1.3 荷塘月色
4.1.4 东篱菊园
4.1.5 江家菜地
4.2 三圣乡五朵金花规划建设成功特点
4.2.1 科学统筹规划布局
4.2.2 塑造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
4.2.3 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
4.2.4 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4.2.5 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民就业率
5 重庆地区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建议
5.1 重庆地区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1.1 统筹兼顾原则
5.1.2 资源共享原则
5.1.3 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原则
5.1.4 量体裁衣突出特色原则
5.1.5 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统一原则
5.1.6 灵活的规划设计原则
5.2 重庆乡村旅游园景观整体规划方法
5.2.1 开辟形式多样的娱乐场所
5.2.2 对旅游服务接待地进行合理化设计
5.2.3 对乡村旅游园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分配布局
5.2.4 建立流畅的道路体系
5.3 重庆乡村旅游园景观细部规划方法
5.3.1 农户庭院的改造
5.3.2 农林牧副渔景观设计
5.3.3 乡村旅游园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25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2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