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性参与旅游就业影响实证研究 ——以福州旗山乡村旅游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25 11:17
近年来,旅游业在各地蓬勃发展,国外的许多地方是在第一、二产业逐渐衰退后,把旅游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替代手段,而第三世界的国家由于其经济落后,需要旅游业作为地方支柱性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对参与其中的旅游从业者来说,影响则更具多样性。有资料表明,旅游业发展对东道主性别之间的影响不同。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就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从目前国内旅游界研究来看,研究者把更多目光投向了作为消费者的女性旅游者,而对作为供给者的东道主女性受到的影响研究则少之又少。虽然在影响研究中,性别因素经常作为研究的一个变量出现,但很少是作为一个主题来研究。本文以福州旗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案例,旗山位于福州市西南部,主要以森林生态旅游和乡村饮食业为主,主要从业人员为当地女性。本文立足于研究东道主女性在旅游发展中受到的影响,通过性别之间和性别内部的比较,在实地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当地女性在旅游发展中受到的影响,深入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给出对策。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原因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性别分析
1.3.2 社会性别
1.3.3 乡村旅游
第2章 女性与旅游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理论分析
2.2.1 女性主义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乡村女性参与旅游的优势分析
2.3.1 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
2.3.2 善于言辞,沟通能力强
2.3.3 行业分工带来的优势
第3章 国外女性参与旅游就业影响研究
3.1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经济影响
3.1.1 女性在旅游业中就业特点和地位
3.1.2 女性在旅游业中就业受歧视的原因解释
3.1.3 经济独立性使女性一定程度上摆脱以前依赖男性的地位
3.1.4 女性经济收入使用情况
3.2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心理影响
3.2.1 积极影响
3.2.2 消极影响
3.3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社会文化影响
3.3.1 女性与家庭地位影响
3.3.2 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3.3.3 女性与性旅游
3.4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环境认知
3.4.1 女性与环境的亲密关系
3.4.2 旅游对女性和环境的影响
第4章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影响实证研究
4.1 福州旗山旅游发展概况分析
4.2 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调查对象
4.2.3 研究方法
4.3 女性参与乡村旅游就业调查问卷分析
4.3.1 旗山乡村旅游女性就业情况分析
4.3.2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与心理变化
4.3.3 女性与家庭变化
4.3.4 女性参与旅游业带来的社会影响
4.3.5 女性与旅游环境感知
4.3.6 调查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对策建议
5.1.1 政府扶助
5.1.2 教育培训
5.1.3 大众传媒应培养女性主体意识,倡导社会性别公正意识
5.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发展中的白族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变迁——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为例[J]. 施仲军.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06)
[2]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市场化策略[J]. 伍琼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3]浅析白裤瑶农村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及作用[J]. 袁珈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01)
[4]民族风情旅游与侗族妇女增收[J]. 吴庭菊. 民族论坛. 2004(06)
[5]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J]. 金少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3(05)
[6]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 何景明. 旅游学刊. 2003(01)
[7]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J]. 庄晨辉,李闽丽,吕家云. 福建林业科技. 2002(04)
[8]略论性别分析在民族旅游影响研究中的意义[J]. 吴晓萍,何彪.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9]刍议民俗风情的评价与引导──以福建惠安女民俗为例[J]. 张进福,郑向敏.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0(12)
本文编号:3726509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原因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性别分析
1.3.2 社会性别
1.3.3 乡村旅游
第2章 女性与旅游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理论分析
2.2.1 女性主义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乡村女性参与旅游的优势分析
2.3.1 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
2.3.2 善于言辞,沟通能力强
2.3.3 行业分工带来的优势
第3章 国外女性参与旅游就业影响研究
3.1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经济影响
3.1.1 女性在旅游业中就业特点和地位
3.1.2 女性在旅游业中就业受歧视的原因解释
3.1.3 经济独立性使女性一定程度上摆脱以前依赖男性的地位
3.1.4 女性经济收入使用情况
3.2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心理影响
3.2.1 积极影响
3.2.2 消极影响
3.3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社会文化影响
3.3.1 女性与家庭地位影响
3.3.2 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3.3.3 女性与性旅游
3.4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的环境认知
3.4.1 女性与环境的亲密关系
3.4.2 旅游对女性和环境的影响
第4章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影响实证研究
4.1 福州旗山旅游发展概况分析
4.2 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调查对象
4.2.3 研究方法
4.3 女性参与乡村旅游就业调查问卷分析
4.3.1 旗山乡村旅游女性就业情况分析
4.3.2 女性参与旅游就业与心理变化
4.3.3 女性与家庭变化
4.3.4 女性参与旅游业带来的社会影响
4.3.5 女性与旅游环境感知
4.3.6 调查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对策建议
5.1.1 政府扶助
5.1.2 教育培训
5.1.3 大众传媒应培养女性主体意识,倡导社会性别公正意识
5.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发展中的白族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变迁——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为例[J]. 施仲军.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06)
[2]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市场化策略[J]. 伍琼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3]浅析白裤瑶农村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及作用[J]. 袁珈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01)
[4]民族风情旅游与侗族妇女增收[J]. 吴庭菊. 民族论坛. 2004(06)
[5]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J]. 金少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3(05)
[6]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 何景明. 旅游学刊. 2003(01)
[7]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J]. 庄晨辉,李闽丽,吕家云. 福建林业科技. 2002(04)
[8]略论性别分析在民族旅游影响研究中的意义[J]. 吴晓萍,何彪.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9]刍议民俗风情的评价与引导──以福建惠安女民俗为例[J]. 张进福,郑向敏.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0(12)
本文编号:3726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2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