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春节民俗行为的功能研究 ——以河北中部某村庄为例
发布时间:2023-01-12 09:55
春节民俗是我国最主要的节日民俗之一,它是群体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在农村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春节民俗的变化依然非常缓慢,但这种变化在春节民俗的内在价值倾向上已经开始发生,这种变化在春节民俗行为的变化上体现得十分明显,春节民俗行为的变化也是研究春节民俗变化倾向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春节民俗行为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本文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基础上,对春节民俗行为的变化、春节民俗行为功能的现状和变化以及春节民俗行为功能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从而揭示这种功能现状出现的内在社会因素以及其这种变化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功能下的行为对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通过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促使当前农村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人们经济需求的主要来源,而外出经商的经济作用明显提高,这一群体性的变化更是加剧了农村经济生产方式对其生活其他方面的影响,当然也影响到了春节民俗行为功能的变化,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文献上对民俗习惯、民俗行为和春节民俗的相关研究进行描述,描述各个学科对民俗行为和春节...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依据、研究假设、主要概念和研究思路
2 调查样本和地点的基本背景
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描述
2.2 调查地点概况
3 春节民俗行为与功能现状
3.1 目前仍在继续的春节民俗行为
3.2 人们对当前春节民俗行为的反应
3.3 祭祀民俗行为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功能
3.4 贴春联春节民俗行为的社会功能
3.5 拜年行为及在当前的社会功能
3.6 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意义的减弱
3.7 其他节日的没落
3.8 春节期间其他非传统行为的崛起
4 春节民俗行为功能转变的原因
4.1 外出经商从个别到群体的转变
4.2 次级关系的提升
4.3 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多
4.4 各级组织的努力引导
5 结论与讨论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讨论
5.3 对策与建议
5.4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楚雄彝族赛装节研究综述[J]. 徐伟兵,金少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2]我国民族民俗旅游与旅游真实性问题[J]. 卜建东.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6)
[3]传统的、现代的、未来的——作为符号资本的民族民俗符号[J]. 肖坤冰.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研究[J]. 萧洪恩,高婕,杜云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文脉传承研究——以瑶文化为例[J]. 卢璐. 湖南社会科学. 2007(01)
[6]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7]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 刁统菊,曲洪祎,刘爱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8]民俗节日的继承和演变[J]. 程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J]. 高丙中.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2)
[10]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J]. 吴效群.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2)
本文编号:3729767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依据、研究假设、主要概念和研究思路
2 调查样本和地点的基本背景
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描述
2.2 调查地点概况
3 春节民俗行为与功能现状
3.1 目前仍在继续的春节民俗行为
3.2 人们对当前春节民俗行为的反应
3.3 祭祀民俗行为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功能
3.4 贴春联春节民俗行为的社会功能
3.5 拜年行为及在当前的社会功能
3.6 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意义的减弱
3.7 其他节日的没落
3.8 春节期间其他非传统行为的崛起
4 春节民俗行为功能转变的原因
4.1 外出经商从个别到群体的转变
4.2 次级关系的提升
4.3 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多
4.4 各级组织的努力引导
5 结论与讨论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讨论
5.3 对策与建议
5.4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楚雄彝族赛装节研究综述[J]. 徐伟兵,金少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2]我国民族民俗旅游与旅游真实性问题[J]. 卜建东.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6)
[3]传统的、现代的、未来的——作为符号资本的民族民俗符号[J]. 肖坤冰.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研究[J]. 萧洪恩,高婕,杜云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文脉传承研究——以瑶文化为例[J]. 卢璐. 湖南社会科学. 2007(01)
[6]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7]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 刁统菊,曲洪祎,刘爱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8]民俗节日的继承和演变[J]. 程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J]. 高丙中.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2)
[10]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J]. 吴效群.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2)
本文编号:3729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2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