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7:16

  本文关键词:西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 层次分析法 西藏


【摘要】: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明生活也不断的丰富,随之而来便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喜欢和推崇能给人们带来身心健康的休闲、健康生活方式,在紧张工作之余,对旅游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渴望和需求,而体育旅游作用新兴的旅游方式,其以给游客产生的深刻体验性和独特性备受人们热爱。西藏在体育旅游上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开发优势,包括,高山雪峰资源、湖泊资源、河流峡谷资源、冰川资源,以及其民族体育文化的独具特色性等。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体育旅游吸引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给体育旅游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对西藏的体育旅游进行正确开发和合理利用可以促进西藏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对西藏进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先介绍了研究背景,讨论了研究意义,然后在参考和借鉴业内相关文献的前提下,对本研究的整体思路进行了建构,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选取适宜的研究方法,制定严谨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旅游相关概念进行表述,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进行探索和介绍,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阐述体育旅游开发相关理论,如产业共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钻石理论。以西藏体育旅游资源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先概述了当地体育旅游资源目前的发展情况,并予以实地地调研,对其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梳理,同时,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与西藏的体育相关专家、旅游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与访谈,获取合理的指标,构建与之对应的指标体系,并予以不断完善,借助包括层次分析法在内的诸多分析方法对矩阵权重进行确定,同时对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处理,通过问卷调查队西藏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判定和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西藏体育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7.7788,列为四级体育旅游资源。再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对西藏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提出适应于西藏体育旅游的开发策略:首先,深度挖掘西藏体育旅游资源价值,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推出特色旅游产品,采用村寨体验、节庆活动的模式发展西藏人文体育旅游,结合高原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特色,发展赛事旅游;其次,完善西藏体育旅游开发条件,加快体育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提升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整合空间布局,打造体育旅游精品路线。
【关键词】:体育旅游资源评价 层次分析法 西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问题的提出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8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8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18-19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研究框架18-19
  • 1.4 研究方法19-20
  • 1.5 技术路线20-22
  • 第2章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理论基础22-32
  • 2.1 体育旅游相关概念22-24
  • 2.1.1 体育旅游22
  • 2.1.2 体育旅游资源22-24
  • 2.2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基础24-25
  • 2.2.1 层次分析法24-25
  •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25
  • 2.3 体育资源开发理论基础25-32
  • 2.3.1 产业共生理论25-26
  • 2.3.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6-28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28-30
  • 2.3.4 钻石理论30-32
  • 第3章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32-55
  • 3.1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现状32-35
  • 3.1.1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概况32-33
  • 3.1.2 西藏发展体育旅游的可行性33-35
  • 3.2 构建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35-47
  • 3.2.1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构建原则35
  • 3.2.2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5-39
  • 3.2.3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9-47
  • 3.3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47-53
  • 3.3.1 赋分方法47-49
  • 3.3.2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等级划分49
  • 3.3.3 数据来源49
  • 3.3.4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结果49-53
  • 3.4 评价结果分析53-55
  • 第4章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55-65
  • 4.1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科学高效开发的原则55-56
  • 4.1.1 可持续发展原则55
  • 4.1.2 民族文化性原则55
  • 4.1.3 参与性、多样性的原则55
  • 4.1.4 创新性原则55-56
  • 4.1.5 安全性原则56
  • 4.2 西藏体育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56-60
  • 4.2.1 优势分析56-57
  • 4.2.2 劣势分析57-58
  • 4.2.3 机会分析58-59
  • 4.2.4 威胁分析59-60
  • 4.2.5 综合分析60
  • 4.3 西藏体育旅游开发对策60-65
  • 4.3.1 深度挖掘西藏体育旅游资源价值60-62
  • 4.3.2 完善西藏体育旅游开发条件62-65
  • 结论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71-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章家恩;;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再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年05期

2 张蕾;林岚;;温泉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广东龙门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3 王天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前景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5 尹占娥;殷杰;许世远;;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8期

6 邓凤莲;于素梅;武胜奇;;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与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张红坚;;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年03期

9 顾涛,陆元兆,杨永亮,周作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J];体育学刊;2002年03期

10 袁书琪,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552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52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