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试与价值重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1:12
本文关键词: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试与价值重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旅游 乡村意涵 根性诉求 社会价值 异化
【摘要】:论文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了现代异化背景下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构建了乡村旅游中乡村意涵与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解析框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根性诉求异化机理。结论认为,深刻的人地关系意识和哲学认同养成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基于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人性异化与身份认同危机的后现代反叛是乡村旅游的现代引擎,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而多媒体"伪乡村"的旅游形象建构又导致了乡村从生产性到消费性的转换、乡村旅游需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乡村旅游急需深刻的反思与革命,扭转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并在乡村与旅游传统的回归中逐步实现乡村与人性的文化救赎。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意涵 根性诉求 社会价值 异化
【基金】: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13TAAG015)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240410573)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1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1977年,Dan将Tolman的内外动机理论应用到旅游领域,形成了旅游动机研究界影响最大的推一拉理论(push—pull theory)。推的因素是指由于内在的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或需求,它促使旅游愿望的产生。拉的因素与旅游者对吸引物及目的地属性的认知密切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玉霞;;乡村游客文化取向与乡村重构[J];浙江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2 贺照田;;当代中国精神伦理问题[J];读书;2014年07期
3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J];旅游学刊;2014年03期
4 左晓斯;;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5 高建平;;消费主义时代的生产主义[J];读书;2013年03期
6 陶玉霞;;乡村游憩发展中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张平功;;全球化的后果——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杨炼;;寻找当代杰作——为《诗意的环球对话》而写[J];读书;2012年03期
9 袁晓薇;;《辋川集》的经典化和辋川模式的建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杜娟;张红;白凯;;基于“推—拉”理论的西安农家乐旅游者动机实证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64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