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马丁法的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8 19:07

  本文关键词:基于马丁法的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辽宁 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马丁法 调整机制


【摘要】:消除居民收入差距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愿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财政向贫困群体的直接转移支出,是最重要的收入分配政策之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困难群体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覆盖有力的改善了辽宁省农村的贫困状况,更好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不仅保障了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也维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但农村低保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基于2007-2014年的辽宁省低保数据,对辽宁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给付水平进行了研究,对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行给付标准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进行研究,并构建科学合理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文章基于“生存公平理论”、“社会正义理论”等基础理论,分析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得出辽宁省现行的低保标准较低,保障的是贫困群体的最基本的生活的结论。利用马丁法构建回归模型,测算辽宁省农村低保水平的理论范围,分析比较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为了达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保障的作用,应进行动态、适时的调整,建立动态联动机制,从人均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对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低保水平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完善辽宁省农村低保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辽宁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使贫困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关键词】:辽宁 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马丁法 调整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1 相关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6-20
  • 1.1 相关概念界定16-17
  • 1.1.1 贫困的界定16
  • 1.1.2 社会救助16
  • 1.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6-17
  • 1.2 论基础17-20
  • 1.2.1 生存公平理论17-18
  • 1.2.2 贫困理论18-19
  • 1.2.3 社会正义理论19-20
  • 2 辽宁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现状与问题20-27
  • 2.1 辽宁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现状20-24
  • 2.1.1 辽宁省农村低保的覆盖人群20-21
  • 2.1.2 辽宁省农村低保的给付水平21-23
  • 2.1.3 宁省农村低保标准的调整23-24
  • 2.2 辽宁省农村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4-27
  • 2.2.1 农村低保覆盖程度低24
  • 2.2.2 农村低保水平过低,无法切实保障农民的生活需求24-25
  • 2.2.3 辽宁省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不足25-26
  • 2.2.4 辽宁省各地区农村低保水平差距较大26-27
  • 3 基于马丁法的辽宁农村低保理论标准测算27-34
  • 3.1 基于马丁法测算辽宁农村低保的优势27-28
  • 3.1.1 常用的贫困线测量方法27-28
  • 3.1.2 利用马丁法测算农村低保理论水平的优势28
  • 3.2 基于马丁法的辽宁农村低保标准的理论测算及与现实给付的比较28-32
  • 3.2.1 最低食物支出水平的确定28-29
  • 3.2.2 确定各类食品价格29-30
  • 3.2.3 低贫困线测定30-31
  • 3.2.4 高贫线的测定31-32
  • 3.3 辽宁农村低保的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比较32-34
  • 3.3.1 理论标准的合理性分析32-33
  • 3.3.2 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比较33-34
  • 4 辽宁省农村低保标准的调整机制设计及分析34-42
  • 4.1 辽宁省农村居民低保标准调整的依据34-36
  • 4.1.1 政策依据34
  • 4.1.2 指标选取34-36
  • 4.2 辽宁省农村居民低保标准调整指标的合理性分析36-38
  • 4.2.1 人均食品价格指数的合理性分析36
  • 4.2.2 人均消费支出的合理性分析36-37
  • 4.2.3 人均收入增长的合理性分析37-38
  • 4.3 辽宁省农村居民低保标准调整后的水平38-41
  • 4.4 辽宁省农村居民低保标准调整后可行性分析41-42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42-46
  • 5.1 结论42-43
  • 5.2 政策建议43-46
  • 5.2.1 加大农村低保财政支持力度43
  • 5.2.2 科学设计低保标准43-44
  • 5.2.3 健全农村低保调整机制44-45
  • 5.2.4 加强农村低保动态管理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农民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08期

2 王治坤,杨巧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农民走来[J];现代农业;2000年06期

3 ;我省财政、民政两部门共同研究安排最低生活保障工作[J];财税与会计;2001年10期

4 李明扬;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计划与市场;2001年02期

5 ;36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览[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19期

6 郭海清;关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2年16期

7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答?[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年02期

8 ;农民也会有最低生活保障[J];农家顾问;2002年07期

9 张国云;;最低生活保障:给农民编织安全网[J];北京观察;2002年02期

10 郭江平,吴国珍;努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经济师;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争;冯中朝;;对新形势下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奇林;;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述评[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3 孙鑫;;西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统筹分析[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腊梅;赵栋昌;;对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毅敏;;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6 童万亨;;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福建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童万亨;;福建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8 肖芝泉;赵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来自湖南省的调研[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芳肖;熊欣;;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江楠;;完善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策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梅 通讯员 蒋麟祥;广西启动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N];广西日报;2006年

2 记者 韦轶柳 实习生 吴李峗;我区全面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广西日报;2007年

3 ;海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N];海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肖敏;贵州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督查[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5 记者 王小普;未来5年 最低生活保障惠及13万人[N];眉山日报;2007年

6 段文婷 邋张仲全;昆明建立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农民日报;2007年

7 胡星;西藏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人民日报;2007年

8 王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走出救济局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杨丽萍;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到361元[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符华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东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配效果与瞄准效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3 张乃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红兵;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惠东;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2 彭洪洋;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周恩武;农民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春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立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张娜;城乡统筹视角下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占军;陕西省城市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李亮;拓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筹资渠道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郭勤英;完善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顾娜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6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56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