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峡库区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程度
【摘要】:土地利用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土地利用的重要发展趋势。以三峡库区2000年、2004年、2007年、2010年、2013年五期的TM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提取各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三峡库区各期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对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表明:2010—2013年三峡库区总体上呈现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的趋势;各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表现出差异性,建设用地和水域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草地、耕地和林地动态度较小;研究期内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程度呈现增大的趋势。研究方法和结果有助于了解三峡库区近13a来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从而为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和土地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程度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1015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61)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yjscxx2015-41-39)
【分类号】:F301.24
【正文快照】: 土地是一切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1],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2]。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志,毋河海;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垂直分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年03期
2 田彦军,郝晋珉,韩亮,田志强;县域土地利用程度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3 张富刚,郝晋珉,李运生,姜广辉,杨君,丁忠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县域土地利用程度时空变异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4 魏薇;邱道持;郎义华;姜廷宪;周林;谭力;;“新农村”试点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以重庆市白市驿镇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冯异星;罗格平;尹昌应;周德成;鲁蕾;许文强;戴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11期
6 刘正恩;孙双印;高建民;;河北省怀来县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7 吴金华;李纪伟;梁晶晶;;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关系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08期
8 杨玉婷;石培基;潘竟虎;;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9 胡和兵;刘红玉;郝敬锋;安静;;南京市九乡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异质性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陈浩;董廷旭;陈朝镇;张新合;;绵阳市土地利用程度差异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君燕;陈松林;;福建省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分异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2 许君燕;陈松林;;基于空间分析的福州市土地利用研究[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甘晓辉;李爱新;舒晓波;帅佳良;李芳颢;;樟树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曲青林;城市化背景下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富刚;土地空间利用分析及土地利用程度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曹娜;河北太行山区土地利用程度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晶晶;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张丽萍;基于协调度模型的西峰区土地利用程度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8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5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