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摘要】: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研究2000—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及其13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构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劳动力投入及其他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且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共存;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对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主要对苏中和苏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开放背景下江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2015SJD098)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花生产业技术变化、效率变化与花生生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SK2015003)
【分类号】:F224;F327
【正文快照】: 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土地、劳动力和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增加的有限性,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江苏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针对性地发挥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农业优势至关重要。现阶段,提高农业全要素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敏;;价格不一定随生产率提高而降低[J];金融研究;1985年05期
2 吴超敏;近年来四川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1990年01期
3 吴超敏;;四川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和对策[J];计划经济研究;1990年01期
4 陈云卿;生产率与小公司应用新技术的相互关系[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7期
5 张树武;生产率管理系统模型及实践意义[J];系统工程学报;1995年03期
6 刘志铭;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的障碍及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年03期
7 刘志铭;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的障碍及对策[J];商业经济文荟;2000年02期
8 徐宏毅,陶德馨;服务业生产率低下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6期
9 villuck;;新经济带来生产率奇迹[J];科技创业;2002年03期
10 ;重视生产率提高生产率——2005中国生产率高峰论坛在京举行[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国君;郭蓉;朱平芳;;中国生产率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的微观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与R&D[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2 马甜;;中国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对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赵凤芹;申德超;刘远洋;张祖立;;挤压系统参数对秸秆挤压膨化机生产率的影响[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4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夏沁芳;许晓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生产率提高——基于1978-2008年北京市金融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定量分析[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祝侃;俞秀宝;于忠军;;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在煤炭企业的应用[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蒲郸名;;论雾化负离子健身香烟与生产率发展[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久;生产率提高改变美经济周期[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美第2季非农生产率提高5.7%[N];证券日报;2003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本报实习生 赵方宇;碳生产率 未来经济“紧箍咒”[N];文汇报;2009年
4 郎楷淳 编译;俄罗斯引爆生产率[N];经理日报;2002年
5 郑世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日益受到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想点儿主意提高生产率[N];经济观察报;2013年
7 王心见;竞争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N];科技日报;2004年
8 ;电信公司亟待提升资产生产率[N];人民邮电;2002年
9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挖掘增长潜力[N];证券时报;2013年
10 ;全球经济受益亚洲生产率提高[N];北京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接金;中国地方政府科教支出的生产率改进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宽斌;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默涵;无形资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郭婧;从人力资本提升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跨国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鄢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李金星;要素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及影响因素[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颜世理;中国商业银行DEA效率和麦式生产率指数的测度分析[D];暨南大学;2015年
7 赵雪阳;基础设施对浙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8 董宇慧;中国工业行业二元边际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贺力;我国软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10 王殿武;中国省际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空间效应[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0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5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