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07:35
本文关键词: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摘要】: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山东区是多个国家级、省级战略规划的叠加区。近年来,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代农业也较快发展,取得很大成效。然而,在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条件限制下,该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方面尚未能全面“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做到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当前,面向“十三五”及以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进一步凝练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特色,探寻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对于明确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及方向、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富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SWOT和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和结论。(1)界定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内涵,认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就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在区域(国家、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经济社会条件综合作用并受到国内外政治背景、政策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其综合体的标准样式;基于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信息化与精准农业理论、农业多样化理论、成本-效益理论、区域优势导向演进理论等相关理论,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现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初步建立了相互统一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类体系。(2)在综合分析环渤海山东区农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探讨了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有针对性地优化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提出了“面向需求、因地制宜、着眼落地”的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原则,对该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系统优化,设计了该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优化方案。该方案包括总体框架和组织实施模式2部分。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总体框架主要包括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空间模型、现代农业发展概念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技术模式3部分;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实施模式包括宏观组织实施模式和微观组织实施模式2部分。(4)研究了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优化模式的实现机制,以“对接国家战略与政策、对接山东省规划与政策、协调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为对策,提出了保障该区现代农业发展优化模式顺利实现的5项保障措施,即协调与合作机制、市场与政府调控机制、工农协调城乡融合机制、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机制、要素推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既面向国家和区域“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体现了因地制宜原则,可为环渤海山东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提质升级、提高农业效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俊霞;曾芳芳;;福建特色现代农业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24期
2 时圣玉;陈春燕;;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5年04期
3 王立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2期
4 李晓俐;陈阳;;以色列创新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对中国农业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19期
5 庞洪军;;德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启示[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年06期
6 张卫国;张环;;城乡一体化现代农业的生态理念和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2015年05期
7 杨柳;;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8 高明秀;李冉;巩腾飞;薛敏;姜成明;;“渤海粮仓”建设推进策略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02期
9 高明秀;曹成欣;巩腾飞;薛敏;;“渤海粮仓”典型区经济效益分析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10 左竹;;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年10期
,本文编号:1151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5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