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地区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渝东北地区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渝东北 特色农业 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 农户需求 影响因素
【摘要】:目前,重庆市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区县产业支撑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重庆市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既是区域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也是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选择。根据渝东北地区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的战略定位,要提升农村经济自组织能力,关键在于确保粮油等基础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上大力发展高度商品化、现代化的特色农业;而要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普遍存在的区情下,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稀缺的约束下,增加现代化物质装备、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本质上是技术商品交换关系,因而内部存在的供需关系是实现技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农户作为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最基本的需求主体,只有把握其现阶段的需求特征,才能促使服务组织针对农户的接受程度和预期来调整供给。鉴于此,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区域分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和现代农业基础理论,分析渝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产生需求的内在逻辑。然后根据实地调研,从微观层面认识个体小农对各类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并从农户视角出发探讨当前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供需差异情况及原因。进一步构建一般多元Logit模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影响农户做出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需求决策的主导因素,从中总结经济规律。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农户对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需求还处于初级阶段,而这取决于渝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层次较低的现实。(2)在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方面,农户对政府农技服务机构和村集体组织具有显著需求偏好,这是农户结合自身的农业技术服务实际需求、风险可承受能力和该区域缺乏系统、专业供给体系下的理性选择。(3)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供需矛盾较突出,产前、产中技术服务的供需契合较好,产后服务供不应求;增产型技术服务供需契合较好,与市场紧密关联的增收型技术服务供给缺口较大。而公益性服务灵活性不强,经营性服务发展薄弱,供需主体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导致了小规模经营农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4)农户需求影响因素中,综合素质水平越高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需求越旺盛;家庭种植规模和特色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需求的诱导效应不明显,反而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经营专门化程度较低抑制了农户的需求数量和层次;但在这一客观条件下,也可以通过提供政府现金补贴或技术培训来激发农户对专业化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培育市场化服务主体并促使其向小规模经营农户倾斜;加强农村教育,引导优质劳动力返乡创业,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渝东北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现实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河;袁卉;袁瑶南;;渝东北次增长极及其城乡统筹最优路径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6期
2 黄河;刘晓鹰;袁卉;;渝东北次增长极及其城乡统筹最优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秦琴;;渝东北中心城市万州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8年16期
4 邓晓霞;;城乡统筹视野下渝东北区的协调发展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秦琴;;渝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9年03期
6 骆永菊;罗艺;;三峡库区渝东北产业构建新格局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7 佘明哲;;加快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J];重庆行政;2002年06期
8 冯维波;彭丽;;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文畅;黄宇;牟新利;张爱琳;刘舒;;三峡库区渝东北林业状况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5期
10 ;重庆全面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攻坚六项改革[J];南方农业;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中亚;宋益富;陈云光;;开县健康教育的定位及运作方式探讨[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叶新昀;整合资源,,助推渝东北旅游发展[N];重庆政协报;2011年
2 记者 杨永芹 实习生 黄依然;渝东北将新增两个连接四川的高速公路通道[N];重庆日报;2014年
3 本报报道组 执笔 张红梅 王翔 周芹 吴刚 陈维灯;“绿”+“特”,渝东北产业酝酿转型[N];重庆日报;2014年
4 记者 龙丹梅;渝东北最大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下月投用[N];重庆日报;2014年
5 罗静雯;渝东北地区要肩负历史重任 奋力开拓创新提速提档发展[N];重庆日报;2007年
6 罗静雯;市委市政府专题部署渝东北“一翼”发展战略[N];重庆日报;2007年
7 记者 高海言邋实习生 涂蔷;渝东北未来发展重点敲定[N];重庆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周季钢 胡顺涛 夏元 曾智 夏帆;“畅通重庆”助渝东北起飞[N];重庆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幸;渝东北旅游资源亟待全面整合[N];重庆日报;2010年
10 杨耀文 李红梅;重庆渝东北公司:助农增收1.3亿元[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羽漩;渝东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相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英;渝东北寺观园林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李璐;渝东北地区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朱海洋;渝东北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李阳东;渝东北人口承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6 宋豪;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发展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5年
7 谢晓议;基于自然适宜性的重庆市人口分布格局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77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7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