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的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的发展研究
【摘要】:观光农业旅游作为近年来一种新潮的旅游方式,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了高昂的发展势头,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每个人与农村都有着剪不断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找一种城市没有的安逸和健康的休闲方式。他们渴望自己生活在山清水秀、生态自然的环境,而不是四周都是钢筋水泥的大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不得不在城市生存。于是当他们拥有了余暇时间,便会寻找一个亲近自然、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地方,去农村体验乡土农耕文化。而休闲正在世界蔓延开来,从竞技体育发展出来的休闲体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如远足、登山、攀岩、垂钓、真人野战等。人们不再满足于观赏传统文化风景的旅游,更希望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旅游的乐趣。观光农业结合休闲体育发展是两种产业的互补融合,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身热情、增强体魄、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利于促进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两种产业健康科学多方面的发展。由于观光农业及休闲体育都是近些年由国外发展至我国的,我国仍然处于二者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发展观光农业的选址及规划方面不科学,没有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所开发的项目过于单一,参与性及趣味性不足;政府对于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的发展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引导;所从事观光农业休闲体育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较少等等。本文把我国观光农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国内外对于观光农业及休闲体育的研究动态,充分理解了观光农业及休闲体育的基本含义和相关概念,通过了解国外经典的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的发展模式和经验,采用实地调查及查找资料的方法以我国观光农业园为调查研究对象,总结了我国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利于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鹏伟;;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体系新论[J];价值工程;2011年05期
2 冯振旗;体育行销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07期
3 邱开金;;人文体育 化成天下——论学校人文体育的功能和构建[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刘希佳;周江;赵士陆;;现代科学技术与体育产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年15期
5 潘军;;体育概念之我所见[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9期
6 王岩;;体育报纸与体育产业发展新探[J];中国报业;2011年22期
7 李咸生,闫振龙,洪流,郑玉桓;体育市场在现行机制下的浑沌论和危机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樊静;;体育法制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周斌,杜小娟;体育因科技而改变[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10 韩书海;;用科学发展观建设高职院校体育课程[J];当代经理人;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雁;;体育科学新视野——论适应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李俊辉;孙思哲;;体育科学发展动力机制的理性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叶永延;;撰写体育论文(自然科学范围)的方法[A];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C];1986年
4 杨小永;王健;;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微观[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静民;马新东;;研究型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考[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叶显葵;;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加强体育课程改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葛吉生;;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推进精品体育课程建设[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张锐;王东敏;;浅析我国“体育”概念的争议与思考[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徐刚;;论体育科学的学科本质属性及学科分类的划分意义[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重庆体育科学》简介[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晖 叶楠;体育产业亟待调整[N];中国体育报;2000年
2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人的特征[N];中国体育报;2002年
3 方炜杭 连聪;福建体工会—— 共谋体育科学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刘敏;科学规划体育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国家基地创建[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黄心豪邋曹_g;体育:提升大都市形象[N];中国体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蒋玮;60年,山西体育走出特色之路[N];发展导报;2009年
7 曹_g;国际体育科学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体育报;2012年
8 记者 邹丽;湖北举行体育局长会[N];中国体育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彦;强度体育,,中国需要你[N];文汇报;2013年
10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高体育学项目研究的质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继龙;体育标语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黄海燕;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事前评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4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建平;创意体育产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刘文董;我国体育博彩的规范化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方春妮;体育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若光;体育文明:建构一个理论观点型核心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娟;论体育科学学术社团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蔡梅清;茂名市不同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4 王哲;运城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参与状况调研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5 王金利;基于知识图谱的体育赛事国际研究可视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郭志波;同步小康进程中贵州省县域体育发展现状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7 郑榕榕;临沂市沂南县公务员体育健身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玉阳;广东省城乡体育软实力差异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马岗峰;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啸鹏;裕固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困境与建议[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97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29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