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2-28 20:32

  本文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二元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出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是实现河南城镇化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为河南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城乡二元结构、供求结构性矛盾以及技能素质不高等相关因素造成了河南省城乡发展不平衡,阻碍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此,应当通过五个方面的努力,推动实现河南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是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三是优化就业环境,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四是扩大就业培训规模,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五是落实各项配套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服务;六是积极推动城镇服务业与"互联网+"有效融合,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Henan Province , it is the main wa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Henan Province , 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realize the urbanization of Henan Province .

【作者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146) 辽宁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项目“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项目批准号:Zw2013003)
【分类号】:F3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怀忠;提高认识 强化组织 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J];乡镇经济;2001年02期

2 范小玉;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为7.74%[J];调研世界;2001年06期

3 李玉山;;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J];学理论;2002年06期

4 薛国琴;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J];农业经济;2002年03期

5 韩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2年05期

6 肖立新;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7 孟文,王健;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势及思路[J];发展论坛;2002年09期

8 游鹄;云关乡农民增收与富余劳动力转移刍议[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3期

9 周广森;抓好五大工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J];苏南乡镇企业;2002年03期

10 陆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间特征[J];经济论坛;2002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姜春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泽敏;杨晓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及其效果分析[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国炳;黄大学;;湖北省农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解决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秀芝;尹继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朝晖;陈琳;;基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教育发展思考[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文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研究[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永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流向及特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10 张随榜;李博;张之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民工组织管理[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红萱 孙昂;江苏发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券[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田逢春;去年云南省600余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实习生 董瑶 本报记者 代乐;我省去年转移培训12.7万农村劳动力[N];贵州日报;2006年

4 张晓红;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协会成立[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5 省十届人大代表 彭曼君;推进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N];湖南日报;2007年

6 崔传义;为什么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N];人民日报;2006年

7 记者 任平;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质的飞跃[N];山西科技报;2006年

8 郭雄伟;我市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始[N];商洛日报;2007年

9 谷嫦瑜;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技能型转变力度[N];渭南日报;2007年

10 田逢春;全省600余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许晓红;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马红梅;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资本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许碧;贵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3 谢希俐;基于网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欣;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生态位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总;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薛从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财政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7 张成玉;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地位和作用[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陈琳;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魏晓柳;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及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薛锋;江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4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4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