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长沙地区农户农业新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5 22:11

  本文选题:农户 切入点:农业技术 出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正从一个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转为科技集约型的现代生产方式,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彻底扭转原来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特别是消耗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这种传统生产方式,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也加速了对石化能源的消耗,这种生产方式严重困扰着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阻碍了经济发展,为国家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战略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养、选择新的技术就成了必然。本文以中国当前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使用现状为切入点,选取长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比等方法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户在通过哪些渠道和途径采用新技术,以及影响选择因素;二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农户新技术的采用,分别占比多少;三是对长沙当前农户新技术的选择的各项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调研;四是如何提高农户选择新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具体内容安排: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结果显示:农户的文化水平是决定影响农户选择新技术的最重要的因素,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和结构、农户的耕地面积这三个因素,也是影响农户选择新技术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和农业新技术的采用呈正相关关系。要解决农户采用新技术就得从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改变农户家庭收入比例结构、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等几方面入手,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同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选择新技术的时候,新技术的投入成本、选择新技术的风险因素以及农户本人的技术因素也是影响农户选择新技术的几个重要因素。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成本大必然影响农户新技术的采用。因此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提高农民文化程度,有利于农业技术的采用,进而提高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的贡献率。技术投入成本、家庭经济水平、技术风险是农户在农业技术采用中,考虑最多的三个因素。
[Abstract]:Our country is changing from a resource-intensive mode of production to a modern mode of production based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13th Five-Year Plan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of agriculture and completely reverse the cost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particular, the consump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 i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lso accelerates the consumption of fossil energy. This mode of production seriously puzzl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For the countr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strategy has a very bad impact, therefore,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improve the cultural literacy of farmers, It is inevitable to select new technology. This paper tak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selects Changsh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re studied by comparative methods: first, through which channels and ways farmers adopt new technology, and the other is what factors determine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which account for the proportion of farmers, and the other is which factors determine the adop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and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adop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The third is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hoice of new technology for farmers in Changsha. Fourth, how to improve farmers' choice of new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specific content arrangement: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 shows: the peasant household's education leve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ch decides the farmer to choose the new technology, the family economic income level and the structure, The three factors of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area are also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armers' choice of new technology, and these factors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dop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armers'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we must improve farmers' cultural literacy. Only by changing the proportion structure of household income and increasing the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an we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our research, we find that when we choose new technologies, The input cost of the new technology, the risk factor of choosing the new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ical factor of the farmer themselves are also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armers to choose the new technology. Therefore, raising the household income and raising the farmers' education level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adop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us increasing the conversion rate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ults. To improve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griculture, the cost of technical input, the level of household economy and the technical risk are the three factors that farmers consider most in the adop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曦;我国会计目标的实现及影响因素[J];市场研究;2003年07期

2 程金龙;王发曾;;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与塑造策略[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3 薛邦城;;试论不公平的原因或影响因素[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7期

4 穆广利;孙锐;;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02期

5 郑士贵;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6 林翰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7 耿韶磊;蛋氨酸市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牧业通讯.养殖场顾问;2004年04期

8 邵正光;黑龙江省服务业合理布局的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9 吴君槐,王东;农民收入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9期

10 沈必扬;陈炜;;组织中迎合策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海峰;张向葵;;国内外关于身体自尊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程秋生;李建丹;程建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渭玲;;大学生在生活中的暴力接触及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宁式颖;郑璐;李响;惠文佳;;青少年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范巍;王重鸣;;个体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腾;;铁路青年创新能力主观影响因素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青春;高兴;;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速度赛马成绩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李洪_";周代全;黎川;;数字化X线摄影床旁照片体会[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晓凌;沈萌;邱君;;河南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10 马文杰;冯中朝;;湖北2004年度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 施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商品外弱内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N];山西科技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曹乘瑜;政策是医药股最大影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影响因素不一 麦价“内稳外弱”[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记者 曲德辉;下半年信贷投放存在两方面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09年

6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獭兔行情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8 李海辉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利率曲线:影响因素与改革方向[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9 通讯员 刘依;2009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要考虑更多交互影响因素[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养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影响因素及进展预测模型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杨志兵;误导信息特点分析及其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3 金家华;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用户知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董开栋;手机新闻的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陈晓燕;汇率变动下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师容;注意力、时间和知识:我国政府决策的核心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7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申洪源;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兰平;本科生工程领导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姗;微信公众号用户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刘旭红;农民进城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耿美琼;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5 徐荣荣;高中英语课堂学生沉默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梦阳;大学生信用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岩峰;高中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虞亚君;大学生奉献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于伟红;环首都经济圈外来人口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阳;河北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72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72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