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模式农民合作社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户生产过程特征视角的分析
本文选题:农民合作社 切入点:模式 出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探究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将农民合作社的模式归纳为"中间组织引导型"、"龙头企业联合型"和"种养大户带动型"的基础上,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3种不同模式农民合作社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对影响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购买生产资料频率、农户管理能力及当地有中间组织对"中间组织引导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商品初加工资金投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与当地有龙头企业对"龙头企业联合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资产专用性成本、销售农产品频率、购买生产资料频率、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及农户种养(或养殖)规模及农户管理能力对"种养大户带动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社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禀赋资源发展不同模式的合作社,注重依托龙头企业与中间组织等优势资源、培养农村精英等引导合作社发展。
[Abstract]:For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n different modes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farmers' cooperatives will be summed up as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 mode oriented", "leading enterprises joint type" and "andraising drive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of 3 different modes of farmer cooperatives formed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a typical case stud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process, technology update speed, buy production frequency, farmers management ability and the local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 oriente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peed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modity primary processing of capital investmen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local leading enterprise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leading enterprises jointly"; assets specific costs,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equency The rate of production, purchase frequency,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price fluctuations and the farmers planting (or breeding) scale and management ability of large breeding farmers led the formation of a significant impact.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armers' cooperatives should combine when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s of resource endowment on cooperatives, relying on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cultivate the rural elite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100)
【分类号】:F32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萍;面对入世挑战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新型农民合作社:“农村的希望工程”[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5期
3 ;中外专家研讨农民合作社立法[J];农村财务会计;2005年06期
4 刘登高;农民合作社的历史教训和新鲜经验[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5期
5 ;农民合作社立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6期
6 ;黑龙江上海首创跨省农民合作社[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5期
7 ;农民合作社的经验[J];中国供销商情;2005年10期
8 刘登高;;农民合作社的历史教训和新鲜经验[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05期
9 孙迪亮;农民合作社的十大功能[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1期
10 徐克勤;发展农民合作社必先走出认识误区[J];领导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剑;;试论农村技术协会与农民合作社共同发展的模式[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昌年;奉贤农民合作社贷款有了绿色通道[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米厚民 梁建文;我省665家农民合作社带动45万农户致富[N];山西日报;2006年
3 记者 艾春义;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座谈会召开[N];四平日报;2006年
4 市委副书记 阎杰;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N];四平日报;2006年
5 朱雪明;浙江农民合作社首次获贷款授信2304万元[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宋绍强 记者 吕晓明;20条新规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姜小梅、巴雅;博乐市农民合作社助农增收[N];博尔塔拉报;2009年
8 记者 王朝霞;11部门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静;本市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可获贴息[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10 记者 王海燕;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可获政府贴息[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东霞;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周孝贵;农村转型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合作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双;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困境及发展方向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赵京;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李加龙;三种社会网络视角下农民合作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张娜;湖北省荆州市农民合作社盈余合理分配影响因素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7 周传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合作社文化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金捚;农民合作社:创业资源来源及获取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原贺贺;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模式构建[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柯;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合作社的共生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12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1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