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02:13

  本文选题:农业企业 + 技术创新绩效 ; 参考:《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也日益凸显。同样,对于现代农业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投资高、风险大等特点,加之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基础较为薄弱,使得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绩效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结合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推进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科学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及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并将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加以对比;其次,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现状,指出了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次,分析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黑龙江省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普遍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农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管理、产出三个环节的衔接不足,在实证分析涉及到的五家黑龙江省农业企业中,没有一家能够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上都表现出较高的绩效水平。(2)在对三个环节的绩效对比中,五家企业中有四家企业在技术创新的管理环节都表现出较弱的绩效水平,说明黑龙江省农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管理体系建设重视不足。(3)五家黑龙江省农业企业中有一家企业在三个环节的绩效评价中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反映出黑龙江省有些农业企业正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4)指出通过合理规划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完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系统等途径来提升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economy, the decisiv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Similarly,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lso a decisive factor that can not be ignored.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n important grain export province in Chi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pply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However,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vestment and high risk, and the weak found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overal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still at a low level.Therefo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advanced enterpri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nning policy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is article takes Heilong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elaborated th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lated theory and th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rrelation theory, and will several commonly used appraisal methods to compare; second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t present.Thir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s a more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ith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Through this model,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e study: (1)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link between the input, management and outpu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insufficient.Among the fiv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volved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none of them can show a higher performance level in the three main link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cess.Four of the five enterprises showed weak performance levels i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t shows that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e of the fiv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in a low level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ree links.Reflecting that som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facing the danger of being eliminated by the marke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rough rational planning of investment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fied personnel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som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danger of being eliminated by the market.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 should perfec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1;F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柏志安;发展农业企业推动产业化进程[J];决策探索;2000年05期

2 钟在明;农业企业的品牌发展与策略选择[J];工厂管理;2001年12期

3 黄安心;入世后龙头农业企业应盯紧的几个创新点[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何均琳;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河北省农业企业工作者协作网章程[J];河北农业科技;2002年05期

6 刘玉来;农业企业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3期

7 李继刚;对中外农业企业的比较与启示[J];甘肃农业;2003年06期

8 王红伟,李明东,张超;试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孙剑,李崇光;略论我国农业企业营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2003年10期

10 ;河北省农业企业工作者协作网工作会议纪要[J];河北农业科技;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奇榕;;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对策[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2 周应堂;李存书;;我国农业企业与地产名牌的关系研究[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邵法焕;刘钦;郭为民;;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与对策[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梁仁枝;;现代农业与发展农业企业[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江西国鸿集团有限公司[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新发;;宜春民营农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A];宜春市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广西春茂集团[A];第二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0年

8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庄清水;;农村改革的新思路——改革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组建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陶新珍;叶良均;;新农村建设中产后农业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吉勤;创立农业企业品牌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法宝[N];广西日报;2005年

2 实习生 缪小兰 记者 郑晓斌;我市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培育[N];上饶日报;2007年

3 立坤;农业企业“走出去”正当其时[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本报通讯员 刘新国;绥德县扶持农业企业发展[N];榆林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饶维伟 林雪梅;新罗加大力度扶持农业企业上市[N];闽西日报;2012年

6 孙从勇 记者 朱曦薇;我市农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N];九江日报;2012年

7 记者 黄思敏 通讯员 张梅芳;我市1500万扶持农业企业发展[N];玉溪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陈玉杰 赵红梅;如何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N];河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艳涛 李竟涵;资本放飞农业企业的梦想[N];农民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林铭珊 实习生 吴奕云;设施农业企业有望获五成补助[N];泉州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隆轶;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刘良灿;农业企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郝利;农业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张丽颖;农业企业内部绩效评估及协调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Helen G. Genandoy;农业企业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雷霆;农业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及效用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黄钢;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王倩;基于企业生态理论的农业企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陈希勇;农业企业环境友好战略的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10 陈立辉;中国农业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策略、行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玉;我国农业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2 张硕;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席玲玲;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效果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张艺莹;农业企业知识共享改进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佳妮;农业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6 赵媛媛;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凌哲婧;社会资本对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莉;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价值与竞争力的互动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德力格尔巴图;作业成本法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10 宋晶;我国农业企业企业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4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1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