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养老保险与消费分层——来自浙江的调查
本文选题:农民工 + 养老保险 ; 参考:《消费经济》2017年03期
【摘要】:文章基于2017年1月在浙江省三地市调查的938个农民工及其家庭数据,利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因素,探究在不同消费层次上,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所产生的"资产替代效应";增加农民工收入固然能促进其消费,但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表现出有养老保险的高消费水平家庭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且受教育水平对其消费产生积极效应,而无养老保险的中低消费水平家庭则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与户主的性别、年龄、婚姻均显著相关。由此得出的政策含义是通过使养老保险可转移接续,增加缴费档次并配套补贴,强化企业和农民工参保意识,以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增加其消费信心,走出因制度不公平等所导致的消费困境。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938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surveyed in three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January 2017,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household consump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mean regression and quantile regres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and family consump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nsumption is explored.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is to the family. The "asset substitution effect" produced by the consumption of the tribunal can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migrant workers, bu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group shows that the high consumption level families with old-age insurance have higher income elasticity,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ir consumption, while the low and middle consumption level families without pension insurance have a higher level of consumption. A strong incentive to prevent saving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gender, age and marriage of the head of household.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to improve the insurance coverage of the enterprises and migrant workers, to increase the coverage rate of the old insurance for the migrant workers, to increase their confidence in consumption and to get out of the system. The consumption dilemma caused by injustice.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90095)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青年重点项目(2013QN059) 浙江省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专项——农民发展研究创新团队项目“农民收入与消费研究”
【分类号】:F323.8;F842.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景光;;浅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河北农业科技;2008年15期
2 顾鹏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农业;2012年06期
3 郭明露;阙祥才;;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研究综述[J];江苏农村经济;2012年07期
4 陈前;;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条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9期
5 陈国亚;;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2期
6 方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标准化建设探讨[J];经济导刊;2013年Z2期
7 胡文秀;;几个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商;2013年08期
8 郁苗;;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7期
9 郭伟标;;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一例[J];乡镇论坛;1990年02期
10 王明辉;关于我省农村开展养老保险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199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永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策略、模式与制度设计——兼论有关农保的学界动态和制度试点[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艳军;;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宁夏451户家庭的调查数据[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政策设计论文集[C];2012年
3 第三编研部调研组;邱瑜;王达阳;;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C];2011年
4 王向;;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新模式设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情况和研究[A];江苏农村养老工作探索——江苏农村养老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叶晨阳;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N];台州日报;2014年
2 徐永升;牛家营子村2780名村民参加养老保险[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3 宝力道;锡盟给进城牧民办养老保险[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4 邓力;重庆年内解决90万“农转非”养老保险[N];农民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许剑 李娟;黄梅县为村干部办养老保险[N];黄冈日报;2008年
6 李雪青邋鄢意镜;西山区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启动[N];云南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大为 实习记者 安晨雪;好政策让牧民养老有保障[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8 记者 白文学 娜日苏 朝格吉乐玛;镶黄旗826名牧民参加养老保险[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9 通讯员李旭东;阜康农牧民积极参加新型养老保险[N];昌吉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邢玉才;出资99万元为村民买养老保险[N];延边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戚晓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爱华;基于领取系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转续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万婕;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曹文献;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选择与可持续性[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明露;失海渔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白雪莹;我国农村商业化养老保险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3 严英端;运城市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林鑫;辽宁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沈峗;苏南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倪兴;南昌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马健豪;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案例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8 陈亮;沅江市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9 马鑫鑫;外来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石淑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1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81631.html